上個世紀末,河南部分農村地區百姓由于有償獻血感染了艾滋病毒,21世紀初,感染者" />
11月1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辦邀請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主流媒體赴河南省就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情況進行深入采訪。 上個世紀末,河南部分農村地區百姓由于有償獻血感染了艾滋病毒,21世紀初,感染者進入艾滋病爆發期,感染人群達數萬人,主要分布在豫東南7個省轄市的15個縣區,呈集中灶性發病,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重視,中醫中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于2004年開始在河南省實施。 河南省積極把中醫中藥治療艾滋病納入全省防治工作體系,列為醫療救治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了救治工作思路,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治療體系,制定了符合河南實際的《河南省中醫中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實施細則》;出臺了《艾滋病常見病證辨證施治技術指導原則》,現已成為河南省開展中醫藥治療的基本技術規范;探索了形成較為成熟的臨床科研機制,制訂了《河南省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科研暫行規定》、《艾滋病常見病證辨證施治技術臨床觀察與評價研究方案(試行)》,先后有一批課題獲得“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重大傳染病研究專項立項支持。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和研究,河南省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中藥制劑“益艾康”膠囊,其臨床觀察和新藥研發前期研究也基本完成。瀉痢康膠囊、清肺培元顆粒、參芪除熱膠囊、柴藿達原顆粒、解表清里顆粒等一批新制劑,獲得了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機構制劑注冊批件,已在試點項目中推廣使用。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目前河南省中醫中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納入病人已由2004年的5市9縣(區)1732例,增長到現在的6市22個縣(區)4586例。 十年來,中醫藥專家隊伍帶著感情、帶著愛心和責任堅持深入一線巡診救治。首席專家李發枝教授從項目實施到現在每周二下午堅持為艾滋病人診治,從最初在上蔡中醫院,后來轉至尉氏縣中醫院,再到近兩年的遠程會診,十年如一日,堅持不輟,風雨無阻。項目負責人、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徐立然教授10年來把全省100多個項目村跑了多遍,項目專用車3年跑出了30萬公里的行程,經常是上午跑一個縣,下午跑一個縣,有時一天跑3個縣,可以說是“天天不著家,吃睡在路上”。還有 一大批專家教授,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堅持每月下鄉巡診制度,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基層縣級中醫院的專家更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為患者解除病痛。每位專家都有感人的故事,每位專家都能譜寫一曲優美的贊歌,每位專家都是一座豐碑!
記者在大營鎮棗朱村衛生所采訪基層醫務人員
記者采訪河南省衛計委副主任、河南省中醫管理局局長張重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