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把我們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給大家作一個簡要的通報。
2009年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工作動態  
郵箱 微信
 
 
  (工作動態)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工作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工作動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新聞通氣會”
時間:2013-09-24 00:00:00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煉介紹中醫藥文化建設的總體情況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把我們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給大家作一個簡要的通報。
    2009年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了中醫藥文化建設,把中醫藥文化建設列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中醫藥文化與科普知識更加深入基層、貼近民眾,圍繞《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普及率鄉村達80%、社區達85%、家庭達80%”的目標,在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和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努力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得到較好的推進。
    一是組建了一支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隊伍,開展了各類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培養組建了143人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巡講專家隊伍和1000余人的省級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隊伍,深入到農村、牧區、廠礦、學校、部隊、機關、社區等基層單位,每年舉辦講座2500余場,受益群眾達180萬。此外,我局還與中國科技館、中央國家機關黨工委建立了定期巡講的長效模式。
    二是建設了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教育基地,積極打造傳承、展示中醫藥文化,培養中醫藥人才的窗口和陣地。現已建成16個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5個建設單位,涵蓋中醫藥、民族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歷史遺跡、古跡文物展覽館,中藥老字號企業以及中醫醫院等,年免費接待參觀人次100萬以上,讓人們充分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是建立了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工作的長效模式,宣傳普及中醫藥知識。各地結合實際,設立中醫藥宣傳周、宣傳日,進行科普講座、義診咨詢、健身演示、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
    四是組織開展了中醫藥文化科學研究,提升中醫藥文化內涵。設立了12個中醫藥文化建設研究課題,為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啟動了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內涵研究,凝練具有中國特色、中醫特點、行業特征并體現時代精神的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
    五是打造了一批中醫藥文化與科普宣傳產品。協調并與原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向社會推薦了15本中醫藥文化與科普讀物,引導并鼓勵編輯出版了一批圖書、音像、影視、動漫等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對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引導正確的健康消費、傳播中醫藥文化和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是積極開展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0年“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1年《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目前,已有3批共83個傳統醫藥類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名錄。
    此外,局直屬單位及各省在中醫藥文化建設方面也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中華醫藥》、《養生堂》等欄目組合作,推薦中醫藥專家,去年平均每2天就有院內專家出鏡;北京市連續5年在地壇公園舉辦北京中醫藥文化宣傳周暨地壇中醫藥健康文化節活動,同時以縣級中醫醫院為龍頭,以“流動醫院”的形式,將中醫藥知識、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技術送到基層;河北省石家莊市衛生局組織制作中醫防治常見病宣傳片,與地方電視臺合作推出《魅力中醫藥》;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蒙醫藥中醫藥條例》中增加了蒙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內容,確定每年的10月22 日開展蒙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
遼寧省編制并免費發放《遼寧居民中醫健康手冊》5000冊,《中醫養生保健300問》1萬本;吉林省舉辦中醫系統院歌大賽暨文化建設圖文展評活動;江蘇省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在各市縣的覆蓋率達100%,共開展各類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活動8342場次,免費發放中醫藥文化科普資料2114590冊頁,直接受益群眾超過221萬人次,出版中醫藥文化科普著作174種,制作相關影像作品75部;山東省在山東中醫藥網開辟了中醫藥專欄,棗莊市中醫院在國家5A級景區內投資400萬元改擴建了棗莊市中醫藥文化館;湖南省結合“國醫國學岳麓論壇”,每周舉辦3場養生保健講座,并通過網絡進行同步直播;廣東省將中醫藥資源優勢與養生保健旅游產業相結合,評估確定了19個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甘肅省在中小學開展“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組織編寫出版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系列教材《中醫中藥少兒讀本》、《中醫名醫少兒讀本》;黑龍江、南京、天津中醫藥大學分別在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創辦了中醫孔子學院、中醫孔子課堂,推動中醫藥文化的海外傳播。
    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事業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中醫藥行業凝聚力量、振奮精神、彰顯形象的重要抓手。目前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局黨組將中醫藥“三進”列入我局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的載體之一,繼續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實現“十二五”末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普及率的目標。
下一步,我們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推進以下工作:
    第一,中醫藥進鄉村。充分利用各級廣播網絡、各種傳播媒體以及集市等,舉辦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或講座,發放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資料,培訓鄉村醫生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的傳播技能與方法,向鄉村百姓普及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 
   第二,中醫藥進社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立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欄,定期更新板報內容,向群眾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設立社區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開展群眾性中華傳統中醫健身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中醫藥文化。
    第三,中醫藥進家庭。采取多種形式,將中醫藥文化科普讀物送進家庭;有條件的地區可聯合當地媒體,制作播出中醫藥養生保健與知識普及類節目,或向家庭配送中醫藥保健器具等,或可面向養老院、孤兒院等特殊“家庭”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
    第四,結合實際創新活動形式。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按照“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的總體部署,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加強與電視臺以及廣播電臺等媒體的廣泛合作,不斷提高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的普及率;加大對虛假中醫藥廣告的打擊力度。
我先簡要地通報這些情況,謝謝大家!
    二、回答記者提問:
    1.北京商報記者: 2007年我們就啟動了“中醫中藥中國行”,與我們現在舉行的“中醫中藥中國行”有什么區別?未來這項活動怎樣推進,是否有具體量化的目標?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趙明: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多媒體都非常關注。2007年開始我們聯合22部委,特別是,財政部、中宣部等部委,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了“中醫中藥中國行”。這個“中國行”的主題是“傳承中醫國粹,傳播優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諧”。老百姓怎么能夠享受中醫的健康知識,我們以“中醫中藥中國行”這樣的形式為載體,在3年的時間內,主要在各個省會城市,地市區也有一些,通過大型宣傳活動、展示中醫藥文化的展板、進行中醫的義診、培訓當地基層的中醫醫生,同時向百姓舉辦中醫科普講座等這種形式,以造聲勢。三年中我們走了10萬多公里,現場直接受益人群160多萬人。同時我們開辦的各類宣傳活動366場,我們又向當地的居民贈送了一些科普讀物,也向當地社區贈送了簡單的醫療器械,總價值1.5億元。這個活動確實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舉辦“中醫中藥中國行”之后,為鞏固這一活動給全國帶來的影響,2010年局黨組提出在“十二五”期間把中醫中藥對全國的影響做深,沉到社區、沉到家庭、沉到鄉村,就提出“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在“十二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提出了“三進”的指標要求。進家庭的指標是家庭中藥普及率80%,中藥在每個村的普及率達到80%,進社區達到85%。為達到這個指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再次聯合相關部委推動這項工作,提出“三進”。我們建立了幾個平臺支持這項工作,建立了一支科普專家隊伍,打造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教育基地,制作了一批中醫藥文化宣傳品,產品包括了圖書、動漫、影視等等。在這三個支撐平臺的建設下,可以說中醫藥“三進”是中醫藥中國行的繼續推進,也是具體的步驟和措施。
    2.健康報記者:
    一直以來,大家心目中和諧的醫患關系,包括仁愛精誠的醫德醫風,一直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昨天我們在網上發現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發生了惡性的傷醫事件,三名護士受傷。請問國家中醫藥局是否注意到這個事件?這三名護士目前的治療狀況如何?目前報道行兇者在逃,抓捕情況是否有最新的進展?關于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處理的情況是否有披露的信息?
   你提到的這個事情,昨天我們已經獲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關注這件事情。事件發生在湖南省中醫研究院。我們通過各種渠道,特別是通過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進一步了解、關注這個事件的發展態勢,目前得到的情況是:受傷的是三位護士,目前這三名傷者在當地得到了及時救治。我們衷心祝愿三名傷者得到及時醫治,早日康復。行兇者必然受到法律制裁,這不是一般的醫患糾紛,這里也希望媒體多呼喚社會的正義感,對他人造成傷害的事情應該受到譴責。這個事情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加強醫患聯系和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必要性,同時也要進一步加強醫院等公共場所的安全保衛工作。這個事件的當事人現在是不是已經抓捕歸案,這方面的情況公安部門了解得比較清楚,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相關消息。這個事件發生在中醫院,我們要吸取一些教訓。行兇者行兇的原因,現在得到的信息還不是很全面,湖南省的衛生管理部門還在進行深入調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繼續關注這件事情。
    趙明: 我在來的路上遇到了我們局長,局長也談到了這件事。我感覺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這件事情是非常關注的,對受傷者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希望湖南當地積極組織醫救,也希望受害醫療機構積極配合當地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希望當地公安部門積極追查此事,還原此事的真實面貌,同時也給我們提供安定的醫療秩序,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切身利益。如果有了新的進展,我們會及時通報。總之我們非常關注此事,也感到非常震撼,在這樣一個機構發生這樣的事件,確實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3.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海外推廣是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剛才王主任也介紹了和海外孔子課堂的合作情況,請詳細介紹一下現在中醫藥海外推廣的情況是怎樣的。中醫藥在海外的推廣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在德國一些國家,中醫藥已經進入了醫保,但是中醫藥企業還沒有通過歐盟的傳統藥物注冊?請您介紹一下中醫藥海外推廣今后會有什么樣的計劃和目標,我們怎樣克服這些阻力,讓我們的傳統醫藥為更多的民眾服務?
    趙明:中醫中藥在海外的科研、教育、醫療都有非常深的影響,在海外的一些教育機構中已經開展了中醫的教育。中醫文化的推廣,大家都知道中醫孔子課堂在海外也做了嘗試,南京中藥大學在墨爾本開辦了中醫孔子課堂,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英國也開辦了中醫孔子學院,確實都有很好的影響。天津中醫藥大學在國外也開辦了中醫孔子課堂。中國文化的推廣,中醫是很好的抓手也是很好的切入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會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做好中醫藥文化的海外推廣工作。我們也正在配合有關部門打造中醫藥文化的創意產品,比如影視、動漫,也有向海外推廣的目的和任務要求。
    4.記者:
    我記得王國強副主任以前說過一句話: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根,只有把中醫藥科普事業做好,中醫藥其他的各項事業才能順利推進。據我所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此事也非常重視,從2010年9月開展第一期中醫藥科普巡講專家培訓以來,目前已經進展到了三期,從中遴選出143名科普專家,請問這些專家是怎么選出來的?中醫藥管理局是怎么用好這些專家的?目前為止這批專家隊伍作出了怎樣的實際貢獻?
    趙明:關于中醫藥文化建設,特別是中醫藥知識的科普推廣,專家在這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藥文化不僅是中醫藥的精髓,實際上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推進的重要抓手。如何使中醫藥惠及百姓,使百姓在自我的養生保健中領略到中醫藥文化的內涵,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十二五”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打造一批中醫藥文化領軍人物。中醫藥科研、中醫藥教育等等都要打造領軍人物,中醫藥文化傳播我們也想組建這樣一支專家隊伍,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這項工作初步取得了成效。從2010年開始,我們在全國遴選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力圖建立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隊伍,發布了科學、準確、權威的中醫藥文化科普信息。我們對這支隊伍的要求是高起點,選拔也是比較嚴格的。我們也吸取了當時社會上個別的人員借中醫藥養生保健之名來達到斂財目的的經驗教訓。我們覺得這支隊伍的建設非常重要。2010年開始在全國遴選和培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隊伍,2010、2011、2012年每年舉辦一次專家培訓班。
    這些人員的來源我可以詳細介紹一下。首先,要熱愛中醫藥文化傳播;其次,這個專家要從事中醫臨床,是中醫執業醫師,并且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層次。為什么選擇副主任醫師以上呢?因為他長期的臨床經驗,能夠把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變成老百姓聽得懂的科普知識。我們覺得中醫臨床專家講科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采取了這樣的形式。第三個條件是要求他們一定要有牢固的中醫基礎理論素養,能夠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中醫臨床、指導中醫藥的科普養生。選拔工作以這樣的要求為主線,此外還有年齡、品行、身體素質等要求。
    三年來,通過培訓,遴選了143人。昨天我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培訓班第四期開班,培訓班開班前吳剛副局長向部分巡講專家代表頒發了聘書。我們對科普專家也提出了要求,第一個要求是用中醫理論指導中醫文化科普,第二個要求是希望他們能夠講本人熟悉的中醫臨床內容,換句話說,如果是搞中醫內科的,我們不希望他講不熟悉的中醫外科或者其他專業。這樣才能夠把他熟悉的領域講深講透,并且讓百姓接受起來非常容易。我們希望這批科普專家能夠以科普工作為己任,通過長期的臨床經驗、中醫理論功底的積累,創作一批自己所從事的專業領域內的中醫藥科普作品,這也是對這批科普專家的要求。
給這些專家的任務,第一個任務,中醫藥科普專家面向民眾、面向基層,首先有中醫藥科普知識的傳播任務;第二個任務是培訓,培訓其他的專家,投入到中醫藥科普工作中來。國家級專家不僅是我們隨請隨到的專家,而且還要培訓省級、地市級的中醫藥科普。第三,我們和主流媒體合作,比如中央四頻道的《健康之路》,我們向它推薦專家,還有北京衛視的《養生堂》,也是從這批專家中推薦。目的是把真正符合中醫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中醫的道和術,通過這樣的形式推薦給百姓。我們對這些專家也有一些制約的要求,我們在局政府網站建立了科普專家信息庫,對他每年的巡講數量、培訓數量、科普作品數量都有一定要求,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促進入圍中醫藥局的科普專家身體力行推進中醫藥文化科普創作工作、中醫藥文化科普的人才培養工作。
     5.中醫藥報記者:
    請簡單介紹一下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建設情況?這些基地是如何選擇的?這些基地將達到什么樣的預期目的?在建設過程中各單位有沒有反映上來的問題?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趙明:全國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教育基地也是中醫藥文化建設推進目標的一個支撐載體,這個支撐載體和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隊伍建設一樣重要。2006年開始我們在全國做了基地建設的嘗試,此項工作開展5年后,在2011年我們著手建立和規范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教育基地的建設內容、建設目標。到“十二五”末,全國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的目標是建設50個。
    基地的任務首先是展示中醫藥文化。
    第二是傳播中醫藥文化。
    第三是收集整理本地區的中醫藥文化特色,比如建立在廣東的基地、建立在河南的基地、建立在黑龍江的基地都有不同的要求,就是收集整理本地區的中醫藥發展史上的中醫藥人物和當地的中醫藥發展歷史及當地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建設的相關內容。整理后還要創作作品,要建立展示平臺。
    第四是培訓,培訓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中醫藥行業人員的中醫信念的教育和培訓。現在已有的中醫藥科普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比如天津中醫研究院、常州市中醫醫院,他們直接對醫療機構,對從事中醫藥教育的職工和學生進行中醫藥信念教育、理想道德教育、職業情操教育,這是對行業內醫院的教育。還有對行業外的,包括對中小學生,把基地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小認識中醫藥文化、從小了解中藥材藥性、從小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歷史典故。同時還肩負著糾正社區居民錯誤的中醫養生保健、中醫文化知識的任務。設在北京地壇公園內的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也是全國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現在這些基地在行業內外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大家有機會可以到北京地壇公園看一下,在地壇公園東北角,有很大的面積,對中醫藥歷史的介紹、中醫藥歷史貢獻、中醫藥養生知識都有全面展示。老百姓在閑暇之余、遛彎之余都可以感受到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保健知識。
    第五要培養造就一支科普宣傳隊伍、科普宣傳的講解員,讓他們系統地把中醫藥文化展示給百姓。
    我想,除了對基地硬指標的要求,比如基地建設面積、人員要求等,以上提出的五條都是含金量比較高的基本要求。目前全國有16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5個正在建的基地。這些基地分布在大學、醫療機構、博物館、研究院,還有一些分布在中藥企業,中藥企業把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列為自己企業做公益性事業的主要任務,此外還有一些社區公園。這些基地每年免費接待100萬人次,實際上遠遠不只是這些人。
    現在基地建設還有哪些問題呢?我們局正在系統的研究、整理。創作具有本地區中醫藥文化特色的作品還不夠,基地培訓的專業傳播人員還不夠。現在在一個醫療機構或者在中醫藥大學搞基地建設沒有經費投入,都是憑著大家對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事業的熱愛在做這份工作。接下來我們要和有關部門共同商議,積極爭取經費、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比如有些基地的宣傳員、講解員都是博士生畢業,如果他在博物館工作,在這個基地工作,就不能按照中醫醫師、教授職業序列晉升,也有人事方面的待遇和影響。我們下一步要積極協調解決這些人的后顧之憂。
    總之,基地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在惠及百姓方面發揮了作用,也是達到“十二五”建設目標的很好抓手,我們將繼續抓下去。
    6.改革報記者:
    我們當年去山東東阿阿膠博物館參觀的時候,我們發現事實上它已經成為很好的旅游地。我們國家一直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中醫藥文化可能是特別有吸引力的產品。我想知道我們有沒有力圖把中醫藥文化發展融入到旅游產業中去?據我所知有些地方已經做了這樣的嘗試,這方面的情況請介紹一下?
    趙明:中醫藥科普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建設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很多地區,比如廣東、北京、甘肅、廣西等等,正力圖打造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旅游相結合的產品。上個星期甘肅省衛生廳和旅游局給我們局上報了一份文件,希望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設甘肅中醫藥文化宣傳與旅游相結合的產品。我想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工作與旅游等其他工作的結合都是為了推動中醫藥文化事業的發展,推動老百姓享受中醫藥的好處。老百姓在旅游勞累之余,享受享受中醫藥的養生保健也是百姓的需求,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有責任推動這項工作。我們目前也正在研究,如何把中醫藥科普文化宣傳教育基地與當地旅游相結合,目前北京、廣東相應出臺了中醫藥文化科普旅游基地的標準,北京在11個基地做了試點,廣東也出臺了相應的標準。在一些中藥企業、醫療機構、社區主題公園也都在研究制定這樣一個標準。我們想通過點上的推動來推動面上的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視這項工作,上個星期甘肅省也提出做旅游基地的建設,我們正在協調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我局相關司辦積極出臺相關的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建設要求,通過旅游推動百姓了解中醫、認識中醫、掌握中醫、使用中醫的進程。
    王煉:我補充一點,剛才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這說明什么呢?說明中醫藥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有潛力的旅游資源。中醫藥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地區的中醫藥文化又有所差異、各有特點。我們到一個地方旅游,要陶冶情操、品味當地的文化、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還可以品嘗當地的美食。到這個地方以后,可以通過中醫藥這把鑰匙了解當地的文化、當地的特點。到陜西,你了解孫思邈就可以對銅川的文化和歷史有所了解。中醫藥還有很多養生的方法和手段,而且這些方法簡便易行,我們不需要到醫療機構,就是到一個旅游景點或者旅游場所,甚至到一些休閑度假村,都可以學習到中醫藥養生理念,所以你旅游的時候也體驗了當地文化,又感受了當地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所以現在很多地方發展旅游都和當地的中醫藥文化緊密聯系起來。
    中醫藥如何和旅游更好地結合,提供又有旅游特點又有中醫藥內容的模式,還處在探索階段。現在各個地方有一些嘗試,下一步旅游產業加上養生保健產業的發展前景都很好,如果結合起來對旅游事業有促進,可以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對中醫藥事業,對當地的醫藥產業也可以起到推動和帶動作用。
    可以說中醫藥文化建設和科普宣傳工作長期以來得到了媒體朋友的支持,特別是在中醫中藥中國行和中醫藥“三進”工作中對我們進行了全程報道,也做了深入采訪,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在接下來的新聞宣傳工作中,希望媒體朋友們高度重視我們的工作,同時給我們多多的正面引導,呼喚社會正面的聲音。今天的新聞通氣會就到這里,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和我們新聞辦聯系,新聞辦會一一解答。謝謝大家!
 

 

 

 
 
 
 
  Copyright@2006 www.ruixin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无需付费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欧美同性videos视频|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精品视频| sao货水真多好浪好紧视频| 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9re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本大道香蕉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亚洲另类小说网|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看一级毛片**直播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视频| 亚洲性猛交xx乱| 国产浮力影院第一页|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全部在线播放免费毛片|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五十路老熟道中出在线播放|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色一区| 久草网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