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的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近日發布具體方案,通過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等三項重點工作,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服務的覆蓋面和可及性,最大程度滿足城鄉人民群眾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文化服務的需求。(方案全文見三版)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提出6項具體措施:一是通過給9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免費發放《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建設1000個左右縣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等,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基層應用;二是要求大中型中醫院設置基層指導科,對基層開展中醫藥業務指導,選擇10個地區開展縣鄉中醫藥人員一體化管理試點,讓人才下基層;三是將民間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通過臨床考核等程序納入鄉村醫生管理;四是為中西部地區5萬個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中醫診療設備,豐富基層中醫服務手段;五是推進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在基層的建設,先期啟動中西部地區1200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六是推進中醫醫院實施更多的便民惠民措施。
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重點推進“治未病”服務網絡和平臺建設、“治未病”服務技術的規范使用、區域“治未病”服務體系的構建,推動“治未病”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發揮作用。包括制定《基層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工作指南》并推廣應用,豐富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內涵,加強對膏方、穴位貼敷等中醫技術的規范使用和管理,推動非醫療性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管理試點等。到2013年底,為3600萬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中醫體質辨識和給予針對性的養生保健指導,為2800萬0至36個月兒童提供2次中醫調養服務。
中醫中藥中國行“三進活動”中,今年年底前國家中醫藥局指導或舉辦8至10場“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進鄉村”活動,各省完成至少80場進鄉村活動;爭取到“十二五”末,鄉村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率達80%以上;在社區設立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宣傳欄、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開展群眾性中華傳統中醫健身活動,多種形式傳播中醫藥文化,爭取到“十二五”末,社區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率達到85%以上;組織編寫發放中醫藥文化科普知識讀本,通過手機、網絡等多種形式讓中醫藥科普知識進家庭,爭取到“十二五”末,家庭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率達到80%以上。(高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