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瑰寶。作為炎黃子孫和中醫藥工作者,我們必須有重大歷史責任感和神圣使命感做好中醫藥研究,把中國幾千年的中醫經驗進行分析,把的確經得住考驗的部分、精華繼承下" />
中醫藥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瑰寶。作為炎黃子孫和中醫藥工作者,我們必須有重大歷史責任感和神圣使命感做好中醫藥研究,把中國幾千年的中醫經驗進行分析,把的確經得住考驗的部分、精華繼承下來,并發展到現代科學知識水平。這些年來,天津中醫藥大學在中醫藥現代化特別是在“方劑組分配伍規律研究”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很感欣慰。 中醫學與西醫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醫學體系,中醫學注重個性化的辨證論治、人性化的治療方法,中醫基本觀念是人體要達到“陰陽平衡”。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全面揭示中醫藥的基本觀念、科學內涵,例如中藥的藥性理論、中醫的陰陽學說等。通過中醫的現代化研究促進中藥研究的更大發展。 中醫藥研究要注重中醫和中藥結合,中醫理論和現代科技結合,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結合。要積極開展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和利用研究,加強中醫工程研究。希望研究工作不斷拓展思路,用現代科技手段挖掘中醫藥寶藏,努力研制出更多療效好、見效快的中藥新藥,研制出更多操作簡便、診療精準的中醫診療設備,加強產學研結合,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國際化,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973計劃專家顧問組組長周光召日前在考察天津中醫藥大學973計劃重大項目“治療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劑組分配伍規律研究”進展情況時說(本報記者 曹永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