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下午14:30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衛生部部長陳竺,財政部副部長王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將就“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農民日報記者]請問陳部長,2011年政府對新農合的補助將從120元提高到200元,這個幅度很大,但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去年衛生部在農村開展了兒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保障,新農合報銷的比例達到了70%多,請問陳部長,在目前較低的籌資條件下,如何才能做到較高的保障水平,如何確保資金的安全運行?謝謝。
[衛生部部長 陳竺]謝謝你的問題。實際上您的問題是有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水平如何不斷提高,讓農民能夠更加受益的問題。剛才王軍副部長已經講到了,今年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對新農合,以及等一會兒曉義副部長也會提到,對城鎮居民醫保補助的水平也會大幅度提高。但新農合補助水平總體來說相對比較低,去年是120元,今年是200元。這是我們的國情所決定的,在相對比較低的投入的情況下,如何能夠有比較好的健康效益的產出?應該說新農合制度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為幫助農民解決抵御疾病風險的重大舉措,在短短幾年當中,確實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而且就像您剛才提到的那樣,我們在?;镜耐瑫r,也在探索保一些重點的病。首先是兒童的大病,在財政部的支持之下,我們和民政部的大病救助形成了老百姓稱之為“一站式”的銜接,我們選擇了兩個兒童的大病,一個是兒童的先天性心臟病,另一個是兒童的白血病,總共兩類6種。我在這兒說明一下,并不是完全地免費,實際上是由新農合報銷70%,然后由大病救助的基金根據家庭的情況給予20%的補償,加在一起對于困難家庭能夠達到90%或者更高一點兒的補償。
農村兒童“兩病”保障的工作雖然開展時間不長,但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去年年底,從文件下發,也就是半年的時間,因為政策執行實際上還有一個時間差,已經有4千多名患兒得到了救助。大約有白血病480多例,完全緩解率超過了四分之三。先天性心臟病將近4千例,手術成功率很高,絕大多數情況下治愈率超過了95%。
今年在籌資水平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一方面我們的受益面要進一步擴大,另外就是政策范圍內的報銷比率也要進一步提升,同時門診統籌還要進一步推開。今年按照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的要求,政策范圍內報銷比率要達到70%,而且報銷上限要達到5萬元,同時門診統籌又在推開,因此這是要花很大力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