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經驗交流會議9月19日~20日在成都召開。會議系統回顧了近年來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總結交流了先進典型和經驗,部署了今后的工作重點。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作" />
全國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經驗交流會議9月19日~20日在成都召開。會議系統回顧了近年來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總結交流了先進典型和經驗,部署了今后的工作重點。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作了題為“總結經驗,狠抓落實,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社區中醫藥服務”的重要講話。 王國強將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的經驗總結為“五個堅持”:堅持以人為本,把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中醫藥服務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完善社區中醫藥服務網絡為抓手,不斷提高社區中醫藥服務可及性;堅持醫療服務與預防保健、養生康復、健康教育等服務并重,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堅持以崗位培訓為主,全面提升社區中醫藥人員素質;堅持典型示范引路,推動面上工作深入開展。他還提出了發展社區中醫藥服務的“四個必然要求”:一是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二是實施中醫“三名三進”戰略的必然要求,三是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必然要求,四是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的必然要求。 王國強強調要從四方面加快推進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一是加強基礎建設,實現社區中醫藥服務全覆蓋。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協調相關部門,切實按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基本標準》,積極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中醫藥人員和開展中醫藥服務必要的設施設備;根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用藥參考目錄》,結合本地區疾病譜和用藥習慣以及藥品應情況等因素,制定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品種目錄;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等社會力量舉辦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并給予其相應的政策扶持。二是豐富手段和拓寬領域并重,提高社區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在科學合理應用中藥飲片、中成藥的同時,大力推廣應用針灸、推拿、拔罐、熏蒸等適宜技術,并切實做好各種技術方法的綜合、合理應用;在進一步做好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治療工作的同時,積極運用中醫藥理論和方法,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社區預防與干預,積極開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培養專業化的社區中醫藥隊伍。緊緊抓住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三個重要環節,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區中醫藥人員培養體系,把崗位培訓、規范化培訓與任職資格要求、職稱晉升制度銜接起來,促進社區中醫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為社區中醫藥服務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四是建立協作機制,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中醫醫院密切合作。 會上,北京市房山區等30個在2007年和2008年被命名的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被授牌,來自10個省市的代表進行了大會發言交流。會議期間,王國強還考察了成都市青羊區蘇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川省骨科醫院、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醫療機構。(記者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