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工作總結匯報會上的講話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王國強
(二○○七年四月十八日)
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工作總結匯報會今天就要結束了。在過去的一天半時間里,我們對在項目實施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各項目省介紹了試點工作實施以來的情況,其中河南等8個省(區、市)的中醫藥管理部門進行了大會交流。大家立足當地實際,系統回顧了前一階段的工作,既談了主要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也談了開展工作的經驗和體會,分析了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了下階段的工作計劃。今天上午,與會同志又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重點和難點進行了熱烈討論,對進一步做好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工作小組向會議報告了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療效評價標準的修訂情況,與會人員特別是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臨床專家對標準修訂工作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有關專家向會議報告了試點項目臨床技術總結,對項目病例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使大家對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臨床療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還邀請301醫院的專家向大家介紹了TTM技術的臨床應用情況,在中醫藥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方面,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啟示。大家普遍認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意義深遠,肩負的責任很重,面臨的困難不少,但只要堅定信心、精心組織,堅持科學精神,以落實對艾滋病患者的關懷救治為根本目的,就一定能夠克服暫時的困難,加快推進試點項目的實施,不斷提高項目實施水平,使更多的艾滋病患者能夠得到良好的中醫藥服務,使中醫藥在治療艾滋病中的作用和優勢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會議達到了全面回顧工作、廣泛交流經驗、表彰先進典型、以會代訓、總結推廣好的做法以及進一步分析形勢、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理清思路、明確任務的目標。
下面,我結合大家的工作經驗和提出的意見建議,就進一步做好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講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是中醫藥行業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的客觀需要
艾滋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傳染病,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目前,全國艾滋病疫情雖然呈低流行狀態,但感染率呈上升趨勢,疫情正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對經濟和社會的不良影響已經顯現,引發了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艾滋病防治是關系中華民族素質和國家興亡的大事。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深入疫區,體現了對艾滋病患者的關愛。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務院對遏制艾滋病的傳播和流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向國際社會鄭重作出了“五項承諾”,實施了“四免一關懷”政策。黨中央、國務院在艾滋病防治工作總體部署中,高度重視中醫藥作用的發揮。《艾滋病防治條例》提出“鼓勵和支持開展傳統醫藥以及傳統醫藥與現代醫藥相結合防治艾滋病的臨床治療與研究”。《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中要求“支持開展中醫治療艾滋病臨床服務”和“總結中醫診治規律,完善艾滋病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方案”。溫家寶總理、吳儀副總理等領導同志都對中醫藥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明確的指示和要求。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也企盼中醫藥能夠在艾滋病治療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醫藥參與對艾滋病的治療,不僅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更是艾滋病患者的期盼。因此,積極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是中醫藥工作服務大局、服務人民、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要。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和廣大中醫藥工作者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牢固樹立大局意識,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做好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把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艾滋病患者的關愛變成具體的醫療行為,以扎實有效的工作來體現黨和國家對艾滋病患者的關懷,體現“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為中醫藥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發揮作用提供了契機
目前在我國,腫瘤、高血壓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新發傳染病如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不斷出現。對這些疾病我們目前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治療辦法。在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中,中醫藥應該有所作為,這既關系到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又關系到中醫藥事業自身的發展。長期以來,中醫藥學術進展緩慢,理論上沒有重大突破;同時,隨著疾病譜的變化,中醫藥學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需要新的學術積淀和理論提升。艾滋病的防治為中醫藥學術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使其通過參與重大疾病防治,積極探索總結,爭取臨床實踐和理論上有所突破,這對中醫藥學術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自發現艾滋病以來,人類在艾滋病治療領域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國際公認的西醫“雞尾酒”療法在20世紀末傳到我國,使大量艾滋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療。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費用高、毒副作用大、治療限制較多、容易產生耐藥性等。據報告,國內抗病毒治療已經出現數種耐藥毒株,這給艾滋病治療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那么,中醫藥能不能在艾滋病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不可以成為治療艾滋病的重要組成部分呢?
根據政府間協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從1987年起組織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專家赴坦桑尼亞運用中醫藥治療艾滋病,20年來共接診病人近萬人次,積累了臨床經驗,初步總結出了治療方案;在國內一些疫情相對較重的地區,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部分中醫藥工作者也逐步自發地介入艾滋病的中醫藥治療。2004年以來我局會同衛生部、財政部組織實施了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中央財政先后共計投入9000余萬元,為近6000名艾滋病患者提供了免費中醫藥治療。從目前總結的情況來看,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療效是肯定的、費用是低廉的、方法是簡便的,顯示了中醫藥在艾滋病治療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實踐證明,中醫藥在參與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三)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有利于提高中醫藥的威望和地位
黨和政府保護、扶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不僅是因為中醫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中醫藥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方面能夠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以來,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否定中醫的錯誤言論,我們不僅要用正確的輿論來反擊,更重要的是要用鐵的事實來證明。我們講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要靠實踐來檢驗,靠實實在在的臨床療效來體現,讓那些對中醫藥無知的錯誤言論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實踐已經證明而且將繼續證明,中醫藥不愧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國醫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過去而且在將來仍將為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做出重大的貢獻。
(四)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是中醫藥為人類健康繼續做出貢獻的重要突破口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人類居住環境的惡化、化學合成藥品的毒副作用及醫源性疾病不斷出現等因素的影響,世界上對傳統醫學、天然藥物日益重視,“回歸自然”已成為人類追求健康勢不可擋的潮流。中醫藥學的特色和優勢,已廣泛引起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的興趣。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世界各國的醫藥科學家積極探索運用化學合成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但面對抗病毒治療的諸多缺陷,人們開始把目光轉向傳統醫藥,希冀從傳統醫藥中尋求治療艾滋病有效方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成效向世人顯示了中醫藥強大的生命力,也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用翔實的統計資料、科學的評價標準、確切的臨床療效,讓世界各國的醫學科學家信服,讓世界各國的人民認可。以此為突破口,使中醫藥在疾病防治領域繼續為人類健康做出重要貢獻,讓中醫藥造福全人類。
艾滋病防治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因此,各級衛生及中醫藥管理部門和廣大中醫藥工作者要充分認識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大力推進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