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今天,由科技部等16個部門共同制定的《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了,這是事關中醫藥發展的一件大事。我代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向多年來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有關部門和新聞界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作為中醫藥行業主管部門,我們將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好《規劃綱要》,發展好中醫藥事業。
一
中醫藥是我國重要的衛生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有潛力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民眾對中醫藥的需求更加迫切,科技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突顯,宣傳和實施好《規劃綱要》的意義也更加重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大力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會議的講話中,強調要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制訂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豐富和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探索治療疾病的新技術新方法,推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溫家寶總理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人大十屆五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要大力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充分發揮祖國傳統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吳儀副總理在今年初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推進繼承創新,發揮特色優勢,堅定不移地發展中醫藥事業”。《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點任務。因此,《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和發布,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大力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行動。
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有關部門先后開展了多個戰略研究,不僅形成了中醫藥發展的戰略思路,還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今天發布的《規劃綱要》,也是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科技部共同開展的《中醫藥現代化戰略研究》基礎上制定的,并且得到了十多個部門的大力支持,是多部門通力合作,共謀中醫藥發展的具體體現。因此,《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也是多部門共同支持和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
《規劃綱要》客觀、科學和全面地分析了中醫藥發展的趨勢、機遇、挑戰以及社會發展對中醫藥的需求,明確了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任務,規劃了今后一個時期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藍圖。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和基本任務的要求,切實推進中醫藥的繼承創新,必將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是指導今后十五年中醫藥創新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二
我認為《規劃綱要》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既有整體籌劃,又有重點部署
《規劃綱要》對今后十五年的中醫藥科技創新工作做了全面的、綱領性的規劃。既規劃了中醫現代化科技發展,也規劃了中藥現代化科技發展,堅持了中醫、中藥在臨床、科研和生產實踐中的整體性;既規劃了繼承和創新中醫藥理論的任務,也規劃了豐富和完善中醫臨床研究的重點領域,尊重了中醫藥的發展規律;既規劃了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也規劃了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體現了以現代化促進國際化的發展思路。
《規劃綱要》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針對中醫藥科技創新的薄弱環節,突出了兩個重點。一是構建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規劃綱要》強調在繼承的基礎上推進創新,明確了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和中藥產業技術水平、通過知識創新豐富和完善中醫藥的理論體系和醫療保健模式的指導思想,提出了中醫藥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任務,要求加強符合中醫藥自身特點的方法學研究、平臺建設與人才培養,不斷提高中醫藥的創新能力。二是加強臨床研究,提高服務能力。《規劃綱要》突出強調了臨床實踐在中醫藥創新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以提高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為目標,加大對重大疾病、常見病、疑難病的研究力度,要求注重從臨床研究中發現問題、探索方向,強化以臨床療效為基礎的中醫藥基礎和應用研究。
第二,既著眼于長遠,又立足于現實
《規劃綱要》提出了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戰略方向,確定了六個體系建設的具體目標,明確了“繼承、創新、現代化、國際化”的基本任務,規定了現階段中醫藥創新發展的優先發展領域,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和指導性。
《規劃綱要》充分考慮了醫學未來發展趨勢和發展模式,結合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和先進性,提出建立具有我國特點的醫療保健模式的創新思路。《規劃綱要》還結合現代科技進步對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技術支撐作用,以及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需求,提出了從生命科學的創新發展前沿領域和關鍵問題突破,加強中醫獨特認識論、方法論研究的新主張,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同時,《規劃綱要》立足于中醫藥防治疾病的優勢,從目前醫療保健的現實需求出發,對中醫藥理論和技術傳承、中醫藥療效評價、中醫藥特色診療技術以及面向農村和社區的成果推廣等提出了要求,體現了科學規劃、遠近結合,既放眼未來、又立足現實的特點。
第三,既體現了連續性,又規劃了新內容
2002年國務院發布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對中藥的標準規范完善、中藥產品創新、優勢產業培育、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產業持續發展等做了部署。《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在此基礎上,對中藥現代化發展進一步做出規劃,并且領域有所拓展,特點更加鮮明,任務更加具體。更為重要的是,《規劃綱要》從中醫中藥協調發展的要求出發,進行了新的、全面的規劃部署。例如,將中醫理論體系研究作為重要內容,提出要研究闡明中醫獨特有效的系統思維模式及其知識體系,研究建立與中醫理論和臨床診療特色相適應的方法學體系,以豐富和發展醫學和生命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促進現代醫學和生命科學的新發展。
又如,《規劃綱要》將預防保健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提到重要位置。提出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醫療養生保健理論,完善中醫疾病防治、養生保健和診療技術體系,加強中醫診療技術研究及推廣等內容,貫徹體現了衛生和中醫藥工作防治戰略“前移”、重心“下移”的方針。
另外,《規劃綱要》還對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中醫藥創新體系建設和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醫藥標準規范體系的構建以及中醫技術標準研究等提出了重點要求。
第四,既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又體現中醫藥特點
《規劃綱要》在原則把握和內容規劃上,從現代自然科學研究可重復、可測量的基本要求出發,強調了加強中醫藥標準規范建立、創新平臺建設和方法學研究等內容,也從中醫藥的學科特點和實踐需求出發,就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研究、中醫古籍文獻的研究、民族醫藥和民間療法的整理評價、中醫傳承方法和個體化診療體系的研究等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體現了對醫學原本具有的自然和人文兩重屬性的重視,體現了醫學作為以人為本的實踐科學的目的回歸。
三
《規劃綱要》的制定,凝聚著國家多個部門及眾多專家學者的智慧,來之不易。《規劃綱要》的實施更是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團結拼搏,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抓好落實。
貫徹落實《規劃綱要》,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大局。要把落實《規劃綱要》與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將促進中醫藥創新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要把落實《規劃綱要》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緊密結合起來,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要把落實《規劃綱要》與建立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結合起來,發揮中醫藥在臨床診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方面的優勢和特點,為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做出貢獻。
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實現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創新是繼承基礎上的突破和超越。繼承孕育突破,創新延續守恒,離開繼承的創新,必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脫離創新的繼承必然會食古不化、日漸萎縮。我們必須堅持繼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做到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
貫徹落實《綱要》,需要各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的通力合作,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希望各有關部門繼續關心支持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制訂部門落實《規劃綱要》的具體實施方案,加強相互間的協調配合,共同營造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努力創新體制和機制,構建醫學產研緊密結合、人才隊伍結構合理、多學科共同參與、科技資源充分共享的自主創新體系。積極支持組建以中醫藥現代化為目標的區域科技協作共同體,引導企業和社會參與。拓展國際合作方式與渠道,通過政府、國際組織、學術團體、行業協會等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更需要中醫藥行業自身的努力。我們要以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以飽滿的工作熱情,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把《規劃綱要》貫徹落實工作抓緊、抓實。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都要認真組織《規劃綱要》的學習宣傳,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積極主動地協調政府和有關方面,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完成好《規劃綱要》部署的各項任務,全面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大力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