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生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中醫藥的傳承發展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局高度重視中醫藥傳承發展,會同教育部等部門積極推進中醫藥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構建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在院校教育方面,聯合教育部出臺關于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中醫藥學科專業結構、改革中醫藥課程體系、加強中醫藥實踐教學能力建設、強化中醫藥師資隊伍建設、健全中醫藥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具體部署。同時,推進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分類推進五年制中醫學教育、中醫拔尖創新人才、面向基層的中醫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在畢業后教育方面,啟動實施了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先后制定了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等政策體系,批準建設185個國家中醫住培基地,累計下達招收計劃4.19萬人,招收培訓5萬人左右,其中中醫類別全科醫生5000多人。在繼續教育方面,建立了中醫藥繼續教育制度,中醫藥繼續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縣級以上中醫藥機構實現全覆蓋,中醫藥繼續教育內容涵蓋所有中醫藥二級學科。先后實施5800多項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培訓各類中醫藥技術人員近80萬人次。在師承教育方面,印發關于深化中醫藥師承教育的指導意見,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持續開展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建設了1136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605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64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培養了500名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435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630名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1034名中醫護理骨干人才。目前,已逐步形成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序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教育部等相關部門,推進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進一步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一是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改進中醫藥課程體系,構建以中醫藥傳統文化與經典課程為根基,以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二是注重加強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的貫通,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融合,加強中醫經典理論教學。三是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推進深化師承教育指導意見落實,深入開展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藥院校將師承教育全面覆蓋中醫藥類專業學生,完善傳統師承教育模式,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師承教育模式,推進師承教育制度化。同時,推進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著力培養造就一批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四是完善中醫藥繼續教育體系,擴大中醫藥繼續教育覆蓋面,創新中醫藥繼續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健全中醫藥繼續教育制度。五是鼓勵有條件的民族地區和高等院校開辦民族醫藥專業,開展民族醫藥研究生教育。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8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