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政策文件  
郵箱 微信
 
 
  (政策文件)  
首頁   政策文件工作動態關于我們
 
 
政策文件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綜合司 > 政策文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十二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和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的通知
時間:2005-07-01 00:00:00

國中醫藥辦新發〔2011〕3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
    為傳承和發揚中醫藥優秀文化,促進中醫藥事業繼承與發展,我局于2005年啟動了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幾年來,各地在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的實踐中,努力探索、不斷創新、圍繞主題,建設了一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積極傳播中醫藥知識、弘揚中醫藥文化、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為進一步推進“十二五”時期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打造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品牌,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我局研究制定了《“十二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和《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組織落實。
    “十一五”時期確定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單位要根據《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提出自查報告,于8月31日前,經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審定后報我局辦公室。
    聯 系 人:歐陽波
    聯系電話:010—59957626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十二五”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為使大眾廣泛了解中醫藥(含民族醫藥)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醫藥優秀文化,促進中醫藥事業的繼承與發展,“十二五”時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進一步推進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以下簡稱中醫藥文化基地)建設工作,打造中醫藥文化基地的品牌,特制訂以下工作方案。
    一、意義與目的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醫藥學的靈魂與基礎,是中醫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基地是中醫藥文化的展示平臺、知識平臺和教育平臺,加強中醫藥文化基地建設,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宣傳中醫藥文化,利用文化價值感召力產生的影響,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了解,進一步認識中醫藥、熟悉中醫藥、使用中醫藥;有利于推進中醫藥事業全面協調發展,提升中醫藥的國際地位與影響。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樹立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彰顯中醫藥文化特色為重點,推進中醫藥文化基地建設,為群眾提供認知中醫藥的思想基礎和方法,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為社會發展提供人文環境和智力支持。
    三、建設目標
    (一)到“十二五”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確定50個全國中醫藥文化基地(包括中醫藥博物館、遺跡遺址,以及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和有關企業的中醫藥文化科普館等),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建設一批省級中醫藥文化基地。到2015年,在全國初步建立起特色突出、門類齊全、布局合理、作用顯著的中醫藥文化基地網絡。
    四、基地任務
    (一)宣傳展示中醫藥文化。中醫藥文化基地要根據基地的功能與定位,積極向社會各界宣傳、展示當地中醫藥文化的內涵與特色。要認真做好各界來訪者的接待工作,同時積極組織社會各界前來參觀交流,擴大基地宣傳的覆蓋面,更好地傳播中醫藥文化。
    (二)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基地的平臺優勢,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基地與社會大眾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傳播中醫藥健康理念,擴大中醫藥的社會影響力。
    (三)拓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渠道。建立內容詳實、制作精美、生動活潑的文化基地網站,按時更新;整理、編撰與基地相關的中醫藥名人典故、歷史傳說、軼聞逸事,印制、出版中醫藥科普宣傳作品;開發具有當地顯著特色的中醫藥文化產品;制作本基地對外宣傳的影視資料。
    (四)加強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培養。以中醫藥文化基地為載體,加強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并完善中醫藥文化基地講解員隊伍,定期組織中醫藥文化科普專題培訓、學習與交流,不斷提高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的素質。
    (五)承擔政府部門委托的有關中醫藥文化科普的公益性活動。
    五、申報及確定程序
    (一)申報全國中醫藥文化基地基本要求
    1、申報單位應為中醫藥醫療、保健、教育、科研、產業、文化等機構;設有專門負責中醫藥文化基地組織管理的部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有健全規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職責。
    2、應為省級中醫藥文化基地。
    3、有較好的工作基礎,在傳承中醫藥文化方面作用突出,具有影響較大的中醫藥歷史遺跡、古跡文物(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優先考慮);或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藥“老字號”企業;或具有較大規模、且在展示中醫藥優秀文化方面有突出表現的中醫藥博物館;或在醫德醫風、醫史等方面有典型意義并具有一定規模的中醫藥文化專題展示場所的現代化中醫院。
    4、有與其相關、并有一定社會影響的典故、傳說、事跡等中醫藥文化資源。
    5、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并在組織機構、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6、具有保護和發展中醫藥文化基地建設的條件、能力及具體措施。
    (二)申報材料
    1、申請書:根據申報基本條件陳述申報理由,說明申報目的,闡明自身特色優勢;
    2、建設規劃:應包含建設總體規劃、建設目標、工作步驟、管理機制和保障措施等;
    3、填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申報表(一式三份);
    4、其他有助于說明申報條件的必要材料。
    (三)確定程序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論證,并進行實地考察;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專家委員會研究提出全國中醫藥文化基地名單;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文公布全國中醫藥文化基地并授牌。
    六、組織管理
    (一)分級管理:
    1、基地所在單位負責中醫藥文化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2、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本省(區、市)內中醫藥文化基地的指導、評估、監督與管理;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負責全國中醫藥文化基地的指導、評估、監督與管理。
    (二)滾動管理:
    1、各省中醫藥文化基地每年須進行一次自查自評,形成年度工作總結和自查自評報告,于當年12月31日前報送所在省中醫藥管理部門;
    2、全國中醫藥文化基地自查自評報告須經所在地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審核后,于當年12月31日前報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3、各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每3年組織專家對各級中醫藥文化基地進行考核評估,并向社會公布評估結果。評估優秀的,予以表彰;評估不合格的,限期整改,逾期達不到要求的,取消資格。

 

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

    一、范圍
    《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適用于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全國民族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參照本《標準》執行。
    二、依據
    根據《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國中醫藥辦發〔2005〕33號)等有關文件的要求,結合目前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以下簡稱中醫藥文化基地)和基地建設單位的現狀,制定本標準。
    三、功能
    中醫藥文化基地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展示場所,是中醫藥文化的宣傳陣地,是中醫藥工作者、院校學生接受中醫藥傳統文化和醫德醫風教育的課堂,是向社會普及中醫藥知識、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展示的窗口。
    四、形式
    中醫藥文化基地可以各類中醫藥資源為依托,以多種形式為載體,緊密圍繞中醫藥文化主題和特色開展工作。凡符合基地標準和要求、具備成熟完善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功能和能力、具有中醫藥文化顯著特色、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力的中醫藥相關機構,均可以開展基地建設,例如,中醫藥博物館、中醫藥歷史遺跡遺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和生產企業的中醫藥文化展館、中藥企業(包括生產、種植、養殖、加工等企業)、中醫藥養生體驗館等。
    鼓勵和支持具有創新價值的機構形式開展基地建設,不斷拓展中醫藥文化基地的內涵,豐富基地展示的形式和手段,擴大中醫藥文化基地的社會影響力。
    五、標準
    (一)具備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內涵,具有與本基地相關并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典故、傳說、事跡等,具有對其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的能力;
    (二)以展示中醫藥文化為主題,要突出本基地的特色和優勢,開展有特色的中醫藥文化服務與傳播;具備專門的中醫藥文化專題展示場所,場所面積須適應廣大群眾不斷增長的中醫藥文化科普需求,一般不少于500平米;
    (三)具備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所需的配套設施和外圍環境,并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完善、更新;
    (四)面向社會開放,在當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具有相應的接待能力,每年接待參觀不少于10000人次,每年開放時間不少于200天;
    (五)能夠結合本基地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中醫藥文化宣傳和學術交流活動,每年不少于4次;
    (六)具備專業的宣教隊伍,宣教人員應具備中醫藥類專業學歷或接受過專門的中醫藥知識培訓,應具備專職講解員資質;
    (七)建有介紹本基地的中醫藥文化網站或網頁,內容豐富,制作精美,形式生動活潑,更新及時;
    (八)具有與本基地相關的文化產品,產品(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制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中醫藥特色突出,內容豐富,適時更新,有本基地的特色;
    (九)設有專門的中醫藥文化基地管理部門,配有專職管理人員,能夠對基地建設、運行、維護開展日常管理;
    (十)具備健全規范的中醫藥文化基地管理制度,每年度均制定基地工作計劃,按時上報年度自查自評報告;
    (十一)具備保護和發展中醫藥文化基地的經費和保障措施。

 
 
 
 
  Copyright@2006 www.ruixin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日本高清黄色片|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蜜柚直播在线播放| 娇小xxxxx性开放| 亚洲欧美视频一级|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新梅金瓶1之爱奴1免费观|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高清伦理片中字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jizz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亚洲777|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gaytv.me|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bt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 av网站免费线看| 曰本视频网络www色|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 青娱乐在线播放| 女大学生沙龙室3|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135综合网|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61947|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bbxxx|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欧美人成网站免费大全|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67pao强力打造国产免费|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