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藥報6版

企業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俄里坪鄉為種植戶開展大黃種植培訓。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攻城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之年。雖然受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但中藥企業好醫生集團牢記初心使命,不畏艱險,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奮力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亮點紛呈,成效顯著。
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是全國人大代表,曾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他的扶貧路走得堅實而有力。在他的帶領下,企業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國家扶貧開發戰略部署,積極投身“萬企幫萬村”和脫貧戰役“百日攻堅”行動,盡銳出戰戰貧困,堅持不懈把發展中藥材作為農民增加收入、脫貧不返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抓。
企業高度認識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不拖不等、不誤農時,不受疫情影響”的思想,爭分奪秒搶抓春耕生產大忙季節的春播春種春管工作。新年伊始,耿福能帶隊深入涼山深度貧困縣規劃布局,宣傳動員、培訓指導貧困農民大力發展中藥材脫貧致富,并把產業扶貧作為今年精準扶貧的重點和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全力向前推進。
擴大面積增扶農戶。為了穩步推進好醫生集團在涼山建設10萬畝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的規劃,集團精準扶貧工作組多次深入涼山州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聯系協調、敦促落實擴大種植面積,幫助扶持更多農戶種植中藥材增收致富。春耕農忙時節,扶貧工作組已開展10多次中藥材種植現場培訓,培訓指導600多人學習掌握科學栽培技術。先后在昭覺、布拖、喜德等縣的5個鄉18個村落實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2300多畝,并已抓緊抓早播種下地。今年擴大的新增面積將幫助1000多戶貧困農民拓寬收入渠道,邁進脫貧摘帽行列。涼山州今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可帶動1.3萬戶農民走上穩定脫貧致富路。
調整結構優化品種。調整增加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優良品種,優化中藥材產業扶貧結構,提高種植農戶的經濟效益,是好醫生集團今年精準扶貧的重要任務。通過反復考察調研和分析論證,企業把適合涼山高寒山區海拔、土壤和氣候條件的附子、木香、川續斷、金銀花和唐古特大黃作為特色品種大力推廣發展。這五大品種均具有品質優、產量高、有效成分含量多和市場價格好的特點,可為種植農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目前這五大品種的栽種面積均在5000畝左右,正在向“每個品種栽培2萬畝、總面積達到10萬畝”的目標邁進。
因地制宜創新模式。采取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模式發展中藥材產業,是推進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今年好醫生集團在原有“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的基礎上 進行了創新探索,因地制宜新推三種幫扶模式:一是聯合幫扶單位創建“公司+幫扶單位+基地+農戶”模式,整合資源、共建基地、共助脫貧,已聯合駐美姑的佛山市幫扶工作隊、駐昭覺的四川省醫保局等幫扶單位共建了產業扶貧基地。二是與其他公司合作創建“公司+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投入、形成合力、共創雙贏,已與鹽源縣和喜德縣當地公司共建川續斷和木香產業扶貧基地。三是引進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商(協)會創建“公司+院校+科研單位+商(協)會+基地+農戶”模式,借助高校、科研單位和商(協)會的教學、研發、智力等資源提高脫貧攻堅的成色和質量。
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好醫生集團積極加強與尚未摘帽出列掛牌督戰村的結對幫扶活動,確定增加布拖縣火烈鄉波日村、俄里坪鄉果木村、特木里鎮得機村和美姑縣子威鄉子威村為結對幫扶村,加上原來對口幫扶的布拖縣樂安鄉火燈村,助力結對精準幫扶村已達5個。企業將在中藥材種植品種選擇、技術培訓指導、收購價格提高和愛心捐贈等方面給予更多幫助和更大支持,促使他們盡快脫貧摘帽,奔向小康。
建廠加工提質增效。春節期間,企業力克疫情沖擊困難,及時復工加快建設投資1.1億元的布拖縣中藥材精深加工基地和美姑縣中藥材初級加工基地。目前兩大加工基地建設已基本完工,將實現年加工中藥材1.5萬噸、產值2.5億元的產能,為推進涼山州中藥材發展和決勝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