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陜西省食藥監局掛職石泉縣扶貧干部魏婷昱(右)與村民一道進行核桃嫁接,改良品種。
本報記者賀一辰攝
本報陜西訊(記者賀一辰)“老百姓最實在,講大道理不如解決生活生產問題有效果;他們也最樸實,哪怕一點點的付出都會被記到心里,也會用最樸實的方式回饋你。”“我出身農家,自以為了解農村,但那里的窮與苦超乎了我的記憶。我一直在想,一年的時間能做些什么,能留下點什么,才能不負他們的期待。”
近日,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扶貧工作報告會,該局派駐石泉縣扶貧的8名代表,結合自身經歷,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其立足扶貧崗位、勇于攻堅克難的扶貧工作經歷。陜西省食藥監局局長張小寧指出,8位同志的發言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黨課。他強調,要充分認識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創新工作方法,凝心聚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各項扶貧任務圓滿完成。
石泉縣是國家扶貧重點縣,作為石泉縣扶貧幫扶的牽頭單位,陜西省食藥監局的幫扶工作已經持續5年。扶貧期間,該局下派4個扶貧工作隊入村蹲點幫扶,全面了解村民的真實情況與具體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力求做到“出實招、求實效”,解決村里貧困戶的實際困難,更好地推進脫貧攻堅。陜西省食藥監局領導和局機關各支部更是以“一對一幫扶”形式直接幫扶重點貧困戶,實現“真扶貧,扶真貧”。去年,該局籌集各類扶貧資金200多萬元在當地發展黃花菜、丹參等種植業和養蠶、養雞等養殖業,最終使4個村的60戶村民順利脫貧。近期,他們又積極銜接,督促石泉縣與省財政廳溝通,落實1000萬元專項資金,實施《專項產業資金支持黃花菜魔芋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發揮產業帶動優勢。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農村工作和扶貧開發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協助當地鄉鎮推動“三變”改革(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打造“公司(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產業化經營模式。
此外,陜西省食藥監局還努力挖掘石泉縣自然條件優勢,引導生產加工企業在當地建基地,帶動群眾種植中藥材。同時,加大指導力度,扶持現有的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強技術研發,延長產業鏈條,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