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扶貧的過程中,去田間地頭定期查看項目情況成為了銀行人的必修課。圖為中國農業銀行盤州市支行“三農”客戶經理蒙庭莊在大地頭合作社查看中藥材生長情況。
居深山,大不易。從貴州省省會貴陽到六盤水下轄的盤州市,雖然通了高鐵,但如果想要去盤州的鄉鎮或村落,還要在蜿蜒的盤山道一路顛簸,再花幾個小時。交通不便,很多鄉鎮為貧所困。
精準扶貧,金融如何發揮作用?記者日前在貴州省盤州市山區采訪時發現,中國農業銀行把金融創新與扶貧攻堅對接,通過“金融+貧困戶”、“金融+特色產業”等探索,逐步改變“越窮越吃虧”的狀況,使大山深處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條件加速好轉,共同富裕的愿景正加速實現。
低息貸——
把優勢資源盤活
“江從白鷺飛邊轉,云在青山缺處生。”宋代著名詞人趙希邁曾這樣描繪貴州的自然風光。
陰云多雨、群山環繞、叢林密布、山路蜿蜒……這些氣候和地理特征在帶給貴州多姿多彩美景的同時,也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制約著貴州山區的經濟發展。
怎么辦?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依托自身自然資源開發旅游產業,就成為了山區加快經濟發展的首選。
在貴州省盤州市妥樂鎮,山坡上一棵棵粗壯的古銀杏樹灑下片片陰涼,山間流淌的小溪發出陣陣鳴唱,遠山近水之間,一步一景,移步易景,讓人仿佛置身人間仙境。據當地村民介紹,近年來,公路、棧道等景區基礎設施快速完善,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這里觀光,不少居民也將民居改造成特色民宿用來經營。
“做旅游產業是盤活我們山區優勢資源的好辦法,但這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和前期投入。我們本來就不富裕,因此金融支持就成了關鍵。”妥樂古銀杏景區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恒告訴記者,在景區建設中,中國農業銀行2.6億元的低息貸款幫了大忙。資金到位后,路網、棧道、供配電等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迅速鋪開,如今已經能夠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并吸納2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員工每月到手工資可達2700元左右。
由于景區主打銀杏樹這一自然景觀,因此除了吸納就業帶來的直接增收,當地農民還能在景區門票分成、銀杏果統一收購、銀杏樹出租、經營景區副業等環節獲取數額不等的回報,實現了收入來源的多元化。
在農行貸款的支持下,妥樂景區還建成了中國(盤州市)——東盟國際產能峰會會議中心,每年還可以承辦各類細分領域會議。開放程度加深帶來的高層次就業機會,吸引了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回鄉發展。
激活力——
讓貧困戶主動脫貧
位于黔滇桂三省區交接處的貴州省盤州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煤炭資源以儲量大、品種全、質量優等特點著稱,有著“煤電之都”的美譽。如果僅從經濟總量上看,盤州長期在貴州各縣級行政單位中名列前茅。但依靠資源開采的粗放發展下,卻隱藏著不少貧困人口。
家住盤州市丹霞鎮水塘村13組的村民徐尤興,便是其中之一。徐尤興雖然做得一手好米粉,且其所在的水塘村靠近丹霞山這一名勝,但由于山勢險要、地處偏僻,當地基礎設施一直較為落后,徐尤興所做的水晶米粉只能賣給周邊村民。
更令徐尤興頭疼的是,自己是貧困戶,不僅家庭居住環境較差,而且能給客人提供的就餐環境也十分簡陋。因此自己家庭作坊式的經營就算在當地也很難吸引太多顧客。
沒錢蓋房,經營就艱難;經營艱難,更沒錢蓋房。這種“越窮越吃虧”的惡性循環就不能打破嗎?在參與扶貧的金融工作者眼中,金融扶貧的使命就是打破這種“馬太效應”。
“2016年,我們推出了‘小康寨建設貸款’。該模式主要采取農戶自愿,村委會、鄉鎮有關部門推薦,農行調查核實后發放貸款。比如,貧困戶徐尤興家要重新蓋房改善居住及經營環境,我們經過審核后貸給他8萬元,貸款期限3年,就可以讓他先盡快改善。根據當地政府和我們敲定的金融扶貧方案,如果他能夠按時還款,不僅政府將為其提供2年的貼息,而且在貸款資金結清后還將給予貸款總額20%的財政資金補助。這樣,信貸資金既起到了撬動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激發貧困戶主動脫貧的積極性。”中國農業銀行盤州市支行行長肖涌對記者表示。
如今,當記者來到徐尤興家時,一幢高大的三層小樓已經矗立在街邊。“現在我們一樓賣米粉,二樓三樓自己住,條件改善了不少。鎮里也正把門前這條馬路修成步行街,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游客來我家吃米粉。”徐尤興高興地說。
利長遠——
從破局到扶志扶智
在丹霞鎮旁邊不遠,是大山鎮。盡管兩地挨得很近,但崎嶇陡峭的山路卻讓大山鎮顯得更加偏僻。
“我前些年也嘗試過去城里打工,做些栽樹之類的活兒。后來城里園藝技術先進了,自己能力跟不上,只能回來了。現在,合作社的養牛場發展不錯,讓我又有了固定的工作。”55歲的貧困戶宮陳晶說起話來樸實而靦腆。
養牛場快速發展,中國農業銀行“兩權抵押”貸款提供的340萬元功不可沒。據肖涌介紹,所謂“兩權抵押”是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與農民住房財產權。在養牛項目中,34家農戶每家先將土地流轉至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向當地政府部門提出申請,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核調查確認符合條件后,由合作社社員與銀行簽訂貸款,每戶貸得10萬元。其中,17家貧困戶對應的3年期貸款部分,中國農業銀行只收取基準利率。
如今,在貸款的支持下,養牛場還主動探索循環經濟,將牛糞烘干處理,為村里種植的中藥材黃精提供肥料。“養牛、中藥種植、土地承包費用、農忙招工……養牛場帶來的機會,每年可以為貧困戶增收2萬元以上。像宮陳晶一樣,大家致富的念頭兒更強了、干勁兒更足了。”大山鎮大地頭合作社理事長徐文勇說。
擺脫貧困,不能只顧著眼前這一代人。記者在盤州市第七小學看到,中國農業銀行1.1億元貸款支持建設的新校舍寬敞明亮,有音樂教室、多媒體科技館、少先隊員活動室、校園電視臺等。
在盤州市第七小學負責人張賢看來,教育影響人的一生,山區孩子與大城市孩子的最大差距在于素質教育資源的獲得程度不一樣。“教育一天也耽誤不得。目前我們每年都拿出10%以上的招生指標專門面向貧困戶,并且免除一切費用。有了金融貸款的支持,我們建起了過硬的教學設施,下一步我們就將全國范圍內吸引更多優秀師資。”張賢說。
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認為,先天要素稟賦限制會帶來貧困,貧困還可能不斷地自我鞏固。金融扶貧,就是要短期內為貧困戶破局、開路,長期為貧困戶“扶志”“扶智”,最終實現“先富帶后富,共奔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