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一場革命。”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說。如何培育出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高層次人才,建立培養機制,是健康中國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
其中,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培訓模式獨特,以質量為根本建設培訓基地,踐行醫教協同,逐步探索出一條符合中醫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模式。
中醫思維訓練逐步規范化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逐步規范化的中醫思維訓練課程深受學員喜愛。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該院開設公開課程、學位專業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并以國家級中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為主體,開設模塊實訓課程。剛過中午,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住院醫師就拿著厚厚的書本開始復習下午的階段性考核,這樣的考核在該院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是常項。
在急診科輪轉2個月的小張,曾以為自己在急診科會被“西化”,沒想到既學到了西醫急救知識,還在老師的手把手指導下掌握了不少中醫急救知識,找到了對中醫的“歸屬感”。“有一次遇到急需救治的中風患者,我們刺激人中穴,使患者動脈血壓升高;還有一次急救一位產后暈厥患者,讓其咀嚼人參,快速補充了患者元氣……”小張滔滔不絕地說著規培以來的收獲。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一定要注重培養學員角色轉換的意識,推進其實現從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換,不斷提升其作為醫生的責任意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風濕科主任蘇勵說。
隨著醫教協同改革,龍華醫院培訓學員層次越來越多,不同學員臨床能力差別很大,給規培工作帶來嚴峻挑戰。為此,該院實行“有效銜接、平穩過渡、統一培訓、持續跟蹤”的模式推進各類規培工作,根據學員基礎的不同,探索出分層次管理培養的培訓模式。
院長肖臻介紹,該院重點加強中醫思維訓練,先后建立“中醫經典小講堂”“中醫醫案解析”“研究生學術沙龍”等多層次教學平臺。“中醫經典小講堂”推動學員自主學習經典,夯實中醫經典功底;“中醫醫案解析”以案例教學為載體,幫助學員系統學習臨床經驗;“研究生學術沙龍”搭建學術思維創新平臺,提高學員學術能力,建立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的中醫臨床思維培養體系。
名師傳承培養“鐵桿中醫粉”
臨床經驗較少,理論知識不夠扎實,臨床思維未形成……這些是近年來從院校畢業的年輕醫生們面臨的主要問題。發揮師承模式優勢,培養“鐵桿中醫粉”成為一些中醫院的新探索。
龍華醫院尤其注重名師傳承的培訓模式,“靈蘭講堂”“朋輩導師”等已成為該院“招牌”。該院在門診跟師、名醫查房的基礎上,先后建立“與名中醫面對面”“靈蘭講堂——走進名老中醫”2個名師傳承平臺,通過名師言傳身教,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系統傳授名醫臨證經驗和學術思想。“朋輩導師”制度則是讓優秀住院醫師和新進入基地的住院醫師結對,幫助引導其盡快實現角色轉換。
江蘇省中醫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在全國首創“院內中醫臨證跟師學習”培養模式,積極落實“青苗培養計劃”,并由該省衛生計生委推廣至全省。
“我們將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以及院內師帶徒等各類中醫藥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實行同部署、同開展、同參與、同檢查,實現有效銜接。”該院相關負責人說。
該院實現了名師“一帶多”的創新培養方式,激發住院醫師的學習熱情和學術鉆研精神,使青年醫師能夠迅速成長為科室強有力的后續人才,并逐步成為科室的中堅力量,營造出濃厚的中醫傳承氛圍,達到中醫人才隊伍“強基固本”的目的。
“應狠抓師資隊伍建設,各個醫院、培訓基地應結合本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師資隊伍建設方案,全面提高帶教水平,保證培訓的質量。”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何偉說。該院將師德建設作為提高師資隊伍質量的前提,開展“大醫精誠”系列活動,利用各種場合向全院員工解讀“大醫精誠”的精義。
針對性專科技能或需加強
伴隨著“5+3”醫學人才培養改革,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出現了新現象:七年制轉八年制住院醫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等成為當前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新力量。如何進一步完善培訓體系,系統設計建立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有效銜接的規培體系,使之既能滿足規培通科輪轉又符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要求等問題擺在了各大中醫院面前。
“規培輪轉科室過于全面,學生在每個科室時間較短,是否應按專業有針對性安排輪轉科室值得探討。”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規培老師王帥說。在他看來,今后應當針對不同培訓對象細化培訓標準。“建議在本專業考核的設置上針對性增加科目,注重醫德教育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同時應加強專業知識的補缺培訓。”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規培老師歐陽學認說,應采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從通科到專科有益于臨床實踐經驗的積累,有助于科研思維的培養。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張曉云認為,今后在規培制度中應加強專業化培訓。比如可以放寬住院醫師權限,培養其主人翁意識,在指導住院醫師建立理論基礎的同時,督導其進行難度高、風險大的操作,并在急危重癥搶救方面進行強化指導。
“就拿我們呼吸科來說,在培訓中我們會每日以提問的形式強化呼吸專科的中西醫基礎知識。規培轉科結束要進行出科考試,并制定20%的淘汰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介紹。在他看來,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應細化專業化培訓,比如從收集四診資料,總結中醫特點,中醫辨病辨證,治則治法到方劑方藥,進行中醫思辨的實踐。(丁洋 周蔓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