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全國中醫藥大會在北京召開后,上海市在全市范圍內迅速掀起了學習全國中醫藥大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和孫春蘭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文件的熱潮,并且結合上海市工作積極貫徹落實孫春蘭副總理部署的5項重點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大會精神和《意見》學習傳達情況
(一)第一時間傳達學習
一是向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匯報。10月28日,向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書面匯報全國中醫藥大會的情況。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同志批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克強總理重要批示精神,強化傳承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切實推進我市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二是召開市中醫藥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進行傳達學習并研究落實舉措。11月13日,宗明副市長主持召開上海市中醫藥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一是向中醫藥事業發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傳達本次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二是研究上海市貫徹落實舉措,并對上海市落實文件起草工作進行了部署。
三是及時在衛生健康和中醫藥系統傳達學習。在10月27日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工作務虛會和10月29日召開的黨組會上,傳達了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的總體情況,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和孫春蘭副總理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文件精神。10月28日,組織了上海中醫藥系統學習貫徹大會精神座談會。
(二)組織開展專題培訓
上海市先后利用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委員會會議、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舉辦的“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專題研討會”等平臺對中央文件進行解讀。12月12日,上海市組織中央文件解讀專題培訓,對全市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各級中醫醫療機構負責人以及部分科主任約250人進行專題輔導,切實把中央文件精神學深悟透。
(三)加強宣傳解讀,營造關心、參與和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上海市各主流媒體自10月25日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以來,紛紛報道發布關于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新聞,共發表報道50余篇。上海的宣傳工作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上海市中醫藥系統40余位專家、學者、領導、企業家代表等紛紛發表感言,結合各自領域和自身工作暢談學習體會,上海中醫藥報連續刊載,唱響了主旋律,弘揚了正能量。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勞動報、上海日報、浦東時報、上海中醫藥報,以及新媒體澎湃新聞、上觀新聞、界面、看看新聞等廣泛關注和深入報道,營造了關心、參與和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孫春蘭副總理部署的五項重點任務落實情況
全國中醫藥大會上,孫春蘭副總理部署了五項重點任務,上海市結合本市工作積極貫徹落實,主要舉措有:
(一)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方面。一是進一步優化中醫藥資源布局。11月11日,應勇市長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新院區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112582 m2, 總投資約11.4億,計劃床位650張。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新院區將對接嘉定區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成為上海西北區域中醫醫療核心,有效構建區域中醫醫療聯合體,形成輻射效應,為我市形成四家市級中醫院牽頭的“東曙光醫院、南龍華醫院、西市中醫院、北岳陽醫院”四大區域中醫醫聯體的布局奠定了基礎。今年以來,上海市曙光醫院東院科教綜合樓項目(建筑面積33476 m2 ,總投資約3.96億)和肝病中心(建筑面積28684.76 m2 ,總投資約3億)、岳陽醫院門診綜合樓項目(建筑面積48744 m2 ,總投資約6.28億)、龍華醫院浦東分院遷建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建筑面積76550m2 ,總投資約8.4億),為我市市級中醫醫院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提升中醫臨床診療能力。大力推進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騰飛計劃)建設,共涉及中醫專業臨床重點專科27個,財政資助總經費月2.1億。三是全面加強基層中醫藥工作。以新一輪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中醫藥服務示范崗等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中醫藥融入社區健康服務一體化發展,著力推進中醫藥在家庭醫生團隊服務中的全覆蓋;推進新一輪“上海市中醫專家社區師帶徒項目”建設,促進中醫優質資源下沉。四是推進社會辦中醫相關工作。積極支持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參與中醫專科專病聯盟試點等中醫醫聯體建設;成立上海市醫院協會社會辦中醫分會,進一步強化對本市社會辦中醫機構建設發展的支持指導及行業自律。
(二)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一是加強中醫藥師承教育管理。印發《上海市中醫藥師承教育管理辦法》,規范師承類人才培養項目,建立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中醫醫術實踐人員的師承教育規范化管理制度。二是開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考核工作。制定考核各項制度和考核方案,組建工作機構、專家委員會、考核專家庫等,并在12月11日正式開展對67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的考核工作。三是穩步推進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不斷加強規培師資隊伍建設,分別舉辦中醫全科規培師資和中醫住培師資培訓各一期,培訓師資共計212名。四是研究制定上海市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項目培養方案,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
(三)加強中醫藥質量監管方面。一是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推進中醫質控精細化管理,完成對中醫護理專業質控組、中藥藥事專業質控組掛靠單位的期滿再招標,強化對質控組織的考核管理;聚焦相關專業核心問題及關鍵環節,優化專業質控標準;強化中醫質控整改情況的落實與追蹤。二是加強中藥藥事管理。委托上海中藥行業協會修訂中藥代煎企業管理規范及相關考核辦法,并將于2020年正式實施。根據修訂的管理規范,開展相關培訓和日常檢查,啟動新一輪煎藥資質企業評估。三是開展中藥飲片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研究。在上海市中醫藥傳承與科技創新專項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中藥飲片質量追溯體系研究,為中藥飲片追溯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四是研究制定中藥飲片服務質量提升工程方案。
(四)推進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一是實施中醫藥傳承和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立項39項,重點支持經典名方共性問題研究、中藥飲片全過程質量管理的追溯系統建設以及中醫特色的診療設備和健身產品開發,推動本市中醫藥科技創新對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支持。二是開展中西醫匯聚創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開展合作,依托兩校雄厚背景和學科優勢,在中西醫交叉匯聚、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探索現代生命科學與傳統醫學的交叉融合,為解決當代醫學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三是提升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結合國家中醫藥循證能力建設要求,啟動上海市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中心項目建設,遴選包括6家綜合性醫院在內的13家醫療機構作為臨床研究中心,搭建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關鍵技術支撐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11月23—24日,舉辦循證能力提高培訓班,在中醫藥人員中進一步普及循證醫學理念,提高中醫藥臨床研究水平。
(五)加強中醫藥系統隊伍建設。一是啟動上海市中醫藥杰出貢獻獎表彰活動。為進一步調動廣大中醫藥醫務人員積極性,讓從事中醫藥的人員更有榮譽感、獲得感,市中醫藥管理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共同開展上海市中醫藥杰出貢獻獎表彰活動,目前已制定實施方案。二是是舉辦中醫藥經典知識競賽,提升中醫藥人員理論素養。今年6月啟動以“讀經典、強素養”為主題的上海市中醫藥知識競賽,并于11月舉行決賽。全市16個區以及4家市級中醫醫院積極組織中醫醫務人員參與,在全市中醫藥醫務人員中營造了愛中醫、學中醫的良好氛圍。三是舉辦中醫醫療機構科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12月12日,上海市中醫醫療機構科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班開班,來自全市8家三級甲等中醫醫療機構的64名科主任參加培訓,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高素質管理人才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舉措
(一)出臺上海市落實中央意見的實施意見
抓緊制訂上海市《關于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明確上海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目標任務。
(二)召開上海市中醫藥大會
計劃2020年第一季度召開我市中醫藥大會,表彰一批為上海市中醫藥工作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員,切實推動上海市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