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國務院信息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信息發布 > 國務院信息
 
 
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 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來源:中國政府網 時間:2022-03-24 08:27: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戰略部署,強化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搭建科技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

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持續向縱深推進。“截至目前,143項科技體制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完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

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極大釋放了創新引擎的動能,助推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顯著提升。

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創新驅動發展,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很多。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

科技體制深化改革的大幕,就此正式拉開。

統籌部署提速度——

2015年,科技體制改革戰略藍圖和施工圖相繼繪就。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下發,明確指出將從8大方面30個領域著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2015年9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出爐,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10方面143項改革任務,并給出明確清晰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強基礎研究、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一系列重大舉措密集出臺實施,科技體制改革加速向縱深推進。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司辦公室里懸掛著重點任務施工圖,每完成一項改革任務,施工圖上便會插一面小紅旗。截至2020年底,隨著143項改革任務的全面完成,施工圖上已遍插紅旗。

頻出重拳顯力度——

2018年7月3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旨在從政策制度上讓科研人員不為“帽子”“牌子”和“檢查”所困擾。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改革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14年3月,《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發布,讓管理過死的科研經費“活”起來;2014年12月,《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發布,把科技項目“統”起來;2015年1月,《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發布,讓空閑的科研儀器“轉”起來……協同發力、集中攻關,大力推進,這場科技體制改革的攻堅戰全面實施。

直擊痛點求深度——

科技計劃管理條塊分割、科研項目重復申報、資源配置碎片化等問題,曾是科技界長期為人詬病、難以破解的頑疾。

針對這一問題,改革大刀闊斧。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將百余項中央財政科技計劃整合成五大類,科技資源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

成效很快顯現。據科技部統計,僅2016年立項實施的1300個科研項目,與改革前相比,項目數量減少了約50%,平均資助強度增加約54%。

這只是改革中的一個縮影。科技成果轉化難、人才評價“唯論文”等多年制約創新的老難題,也都被“下狠手、動真刀”,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科技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頂層繪制改革藍圖,于細微處見變化。

一系列密集落地的科技體制改革舉措,劍指一個個曾經阻礙科技創新的障礙,管理效能明顯提升,創新活力顯著激活。

科研管理更高效——

“填表少了、審批快了、跑腿少了,報銷簡單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宏偉說,自從經費調整審批權下放,再也不用把大量精力放在經費預算和報銷上,有更多時間做育種研究。

“管得太死”“管得太細”,是制約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的絆腳石,也是十八大以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重拳出擊的對象。改革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優化科研組織方式,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項目組織方式等,有力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創新紅利更顯著——

幾年前,西安交通大學“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以1.5億元高價轉讓,其所得收益的70%用于對技術研發團隊的股權獎勵。像這樣的“激勵”,如今在科技界越來越多。

這一切得益于成果轉化“三部曲”。近年來,國家相繼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印發《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措施,讓創新紅利實打實地落到了科研人員手心里。

評價機制更科學——

2021年8月,憑借近20年扎根基層、服務生產一線的貢獻,山東省農科院花生專家崔鳳終于評上了研究員。此前,由于只有大專學歷,崔鳳多年評不上正高級職稱。“這次單位組織‘破四唯’崗位競聘,不看學歷看貢獻,我才能如愿以償。”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和完善科技評價制度的硬招、實招頻出,“帽子”滿天飛的現象得到遏制,“四唯”傾向明顯扭轉,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論英雄正成為科技界的共識。在新的評價導向下,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潛心科研,專注于長周期、高價值的原創性研究,努力在國際前沿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更多重大突破。

完善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保障

深化改革永遠在路上。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要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有力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保障。”王志剛表示,“三年攻堅”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瞄準痛點發力,充分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

繼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始終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個重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完善激勵企業創新的政策,如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

“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打通科技、產業、金融連接通道,健全企業技術創新政策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的指導和服務,加速推進成果轉化應用。”王志剛說。

繼續改善基礎研究制度環境——

近年來,我國越發重視基礎研究,投入持續增長,但要把基礎研究的“冷板凳”坐熱,還需要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創新的科研生態。未來還需繼續改革基礎研究評價、選題機制和激勵制度,強化基礎研究的原創導向和對應用科學的支撐引領作用。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學術自主權,支持廣大科研人員勇闖創新“無人區”。

繼續加強科研學術生態培育——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學進。優良的作風學風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線,事關科技事業成敗。

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積極構建科技大監督格局,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科研作風學風持續向好態勢基本形成。未來還要堅持正面引導與監督約束并重,加強作風學風建設,加強科研誠信和倫理建設,久久為功、常抓不懈。

在中國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改革的種子已經深深播下,創新的大樹正在加快成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科技工作者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必將在全社會激發更大的創新熱潮,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創新力量,加快推動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記者 吳月輝 谷業凱)

 
 
 
 
  Copyright@2006 www.ruixin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高清| 91手机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韩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性色| 欧美丰满熟妇乱XXXXX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 5060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xxxxx另类|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良妇露脸附生活照15| 幻女free牲2020交|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www.米奇777.com|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精彩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水多|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看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 91网站网址最新|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国产| 天天射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