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媒體報道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信息發布 > 媒體報道
 
 
歷久彌新 中醫藥保障人民健康大有可為
來源: 時間:2019-10-24 08:27:26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中醫藥發展。如今,中醫藥與西醫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已成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與健康事業的顯著優勢。

老百姓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簡”“便”“驗”“廉”是中醫藥的優勢特色。隨著中醫藥事業發展活力被不斷激發和釋放,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

  家住天津市河西區的韓先生今年69歲,年初突然中風,病情穩定后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他告訴記者,走出家門不到10分鐘,社區里就有國醫堂,不僅可以看中醫,還能享受針灸、推拿等特色醫療服務,非常方便。

  事實上,我國中醫醫療服務體系逐漸建立健全,中醫醫療機構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中醫醫療機構增至60738個,中醫醫療機構床位數增加到123.4萬張,從業人員總數增加到71.5萬人,醫師人數增加到57.5萬人。與此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中醫醫院服務能力建設和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引導中醫醫院堅持以中醫為主的辦院方向。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也持續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已有9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7.0%的鄉鎮衛生院、87.2%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9.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此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與國家醫保局保持密切溝通,共同推動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政策落實落地,逐步擴大納入醫保支付的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范圍。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越來越多中醫藥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中醫藥科技論文數量不斷攀升。近年來,中醫藥科技創新實現了飛躍發展,整體實力大幅提高。我們欣喜地看到,中醫藥科技正在從“填平補齊”向體系建設轉變,從單一模式向多學科協同轉變,從主動接軌向主體發展轉變,從廣泛培育向重點突破轉變。

  據了解,中醫藥行業堅持自主創新,原創優勢更加凸顯。在中醫學術經驗傳承、古籍保護傳承、中醫理論基礎研究等領域成效顯著:實施了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整理出版“中國古醫籍整理叢書”400余種;推進《中華醫藏》編纂出版,填補了中醫藥古籍出版的相關空白。在現代科技支撐下,中醫藥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積極組織實施“重大新藥創制”和“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并產出了一批有循證醫學證據、能被國際認可和推廣使用的臨床研究成果。在防治重大疑難疾病方面,建立中醫藥防治傳染病臨床科研體系,以41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為主體,繼續開展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研究。

  通過不斷努力,中藥現代化成績斐然。中藥研究設備、條件、人才和平臺發生根本轉變,建成了一批高水平中藥研究平臺。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完善,已建立5個“國家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和4個“規范化中藥臨床試驗中心”。

完善的教育體系夯實中醫藥人才隊伍

  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中醫藥教育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教育和人才培養,為構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與健康服務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據了解,中醫藥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中醫藥為主體、相關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實現了從高職、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多層次、多學科、多元化全覆蓋。目前,中醫藥高等教育培養出近200萬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充實到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及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各個領域。

  為加快培養中醫臨床專業人才,自2014年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深化中醫藥師承教育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構建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貫穿中醫藥人才發展全過程的中醫藥師承教育體系,基本建立內涵清晰、模式豐富、機制健全的中醫藥師承教育制度,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為提升中醫醫院管理者能力素質,提高中醫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18年啟動“中醫藥管理人才治理能力提升項目——中醫醫院科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訓”,擬用3年左右時間,培養1萬名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和貧困地區二級中醫醫院科主任。

中醫藥已成為國際交流合作的特色名片

  今年5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章節。國內外多位專家表示,這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國際疾病分類》是世界衛生組織制定頒布的、國際統一的疾病分類標準,是各國政府在醫療、管理、教學和科研及制定政策中關于疾病分類的規范性標準,也是全球衛生健康領域具有權威性的基礎和通用標準之一。此次將傳統醫學正式納入其中,是我國政府與中醫專家歷經10余年持續努力所取得的寶貴成果,未來能更好地促進中醫藥與世界各國醫療衛生體系融合發展,為世界各國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奠定基礎。

  事實上,中醫藥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不僅可以造福全球患者,還能全方位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說,中醫藥已成為我國國際交流合作的特色名片。

  據悉,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我國還與40余個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地區主管機構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了一批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培養本土化中醫藥人才。

 
 
 
 
  Copyright@2006 www.ruixin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的天堂视频网站清风阁|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免费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中国黄色一级大片|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sss视频在线精品|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久久|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的视频| 800av在线播放|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 国产肥老上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青青青青久久国产片免费精品| 48沈阳熟女高潮嗷嗷叫|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97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久999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天天视频天天爽| 娇小xxxxx性开放| 年轻的嫂子在线线观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