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公報
自從新冠肺炎發病至今,全球已過百萬人受感染,其傳播迅速可以想見。在香港發病數字也未見止,我們必須嚴密而全面對付,務求將新冠肺炎這個疫魔早日擊退,使大家又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在當今“冠魔”大敵當前,全民奮戰的情況下,應該盡量調動中醫藥力量加入抗疫行列,以融合中西醫之力,共同抗擊“冠魔”。
從我國抗疫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出,中醫藥已成為新冠肺炎防治一大亮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3月23日在武漢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醫藥總有效率逾九成,在使用中藥后,也顯著減少了輕癥轉重癥的比例。
此外,我國有關組織和機構,還向意大利、法國等國和港澳地區等十多個地方贈送了中藥飲片等醫療用品,防治療效顯著,深受群眾歡迎。
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歷史上有過顯赫的抗疫貢獻,幾千年來保護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女兒的成長壯大,據《中國疫病史鑒》記載,自西漢以來兩千多年,中國先后發生過321次流行疫病,由於有中醫的預防和治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很快控制了疫情的擴散和蔓延,只要客觀地比較一下,就可看出這是舉世奇跡。再回頭看看歷史上西班牙的大流感、歐洲的黑死病、全球的鼠疫,其死亡都是千萬計,就是當下的美國流感流行,死亡人數也以萬計,原因就是他們缺少中醫這一“招”。又2002年,世界首次發現的烈性傳染病“非典型肺炎”,香港和廣州都出現病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也收治了73例,在老中醫鄧鐵濤教授採用中醫藥為主醫治下,取得了“零轉院”“零死亡”“零感染”的“三個零”醫療成果。由此可見,不管在歷史上和現代,中醫中藥在抗疫中出類拔萃的奇特療效有目共睹,不容忽視。
據報道,在湖北抗疫間,國家曾派出三支國家級中醫醫療隊,并組織全國中醫藥系統共同向湖北作出支援,中醫醫療隊堅持中西醫合作,突出中醫藥特色,湖北地區一半以上的確診病例都使用了中醫藥治療,效果理想。
由此可見,中醫藥在抗疫中獨具特色,功不可沒,必須認真重視。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文明之都,又是大灣區一分子,盡享近水樓臺之便,又得天時、地理、人和之利,為推廣與發揚中醫藥提供優越條件,特區政府應利用今次同心抗疫的良好契機,加以利用和提倡,使中醫藥為香港廣大居民的健康作出新時代貢獻,齊心合力,盡早打退疫魔,造福港人!
香港中醫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