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基層衛生健康司
2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社區防控專家組,由來自北京、江蘇等26名社區專家組成。在中央指導組防控組的統一領導下,他們分成13個小組,深入武漢市13個區(不包括開發區和風景區),依法科學精準指導社區防控工作。截至2月29日24時,專家組累計走訪了258個街道、485個社區、116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指出問題提出建議948條,得到了當地政府積極回應和認可,同時開展了大量指導協調性工作。一是建議地方強化黨建引領,依托“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體系,抽調機關干部黨員充實社區防控第一線,落實“四個包保”(區級領導包街道、街道領導包社區、街道干部包網格、黨員骨干包困難家庭),推動組織力量向社區全面下移。二是設計快速評估方案,組成13個駐區小組深入78個小區,就落實全面排查及實施效果進行抽樣調查。及時發現四類人群摸排的問題和漏洞,反饋各區指揮部。三是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和消毒管理進行指導。對各級隔離點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技術、部分復用器械(如護目鏡)的消毒復用方法、區域劃分通道設置以及清潔、消毒工作流程等進行指導。四是建議關口前移,實行小區封閉管理,只保留一個出入通道。五是建議區指揮部成立中醫藥防治工作專班,負責疫情防控中醫藥救治工作組織協調,并對中藥用藥方法、注意事項、療效觀察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培訓。六是引導無疫情社區創建。通過無疫情家庭、無疫情樓棟、無疫情小區、無疫情網格、無疫情單位等全方位創建,助推無疫情社區的創建。七是推動建立武漢市四類人員集中隔離信息系統,實現全市所有集中隔離點和方艙醫院的隔離人員個案在線實時填報。八是積極開展社區防控宣傳工作。會同《健康報》制訂武漢市無疫情社區創建宣傳方案,并就零確診病例小區防控經驗、基層精細化利用中醫藥開展防治等進行報道。在“健康中國”、“健康報”等微信公眾號開設“戰疫日記”等欄目。
——中央指導組社區防控專家組供稿
【貴州省江口縣將援鄂臨聘人員轉為正式事業編制人員】3月3日,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印發通知,將江口縣人民醫院劉云云、王玲、楊智鴻三位非編制援鄂抗疫人員轉為正式編制人員,均占專業技術崗位,試用期1年,服務期限不得低于五年(含試用期),服務期內不得辭離職和調出本縣工作。通知本人通過網絡方式與用人單位及主管部門簽訂聘用合同。疫情結束返回后,到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辦理合同簽證等手續。
江口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援鄂戰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先后通過建立一本關愛聯絡服務臺賬、開展聯絡慰問活動、落實一對一幫扶機制、推出一批關愛行動、精準貼心服務等舉措,讓前線醫務人員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心關愛,為援鄂醫護人員及家屬撐起暖心大后方。
——摘自3月3日《健康江口》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黃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一二三四五”立體防控體系】一是落實一個管控責任。中心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中心黨支部書記任組長,全面承擔中心疫情防控第一責任;小組成員負責跟蹤、落實并匯總轄區24個村居和5個市場及工地的居家觀察人員每日健康管理情況,實現每日一報,確保動態有監控、應急有對策。二是強化兩項防控保障。保證中心門診和站點開診,維護社區居民正常就醫需求。適當延長慢性病處方用量,方便居民配藥。家庭醫生主動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關懷,通過群發短信、微信群、電話等形式緊密聯系居民。同時,組織中心醫務人員參與專題培訓,保障醫務人員防控知識同步化,重點講解個人防護、消毒、流行病學調查、預檢分診、環境消殺、院感醫廢處置等內容,有效提高醫務人員的疫情防控和應急能力。三是構建三種防控方式。即通過電話詢問、“面對面”走訪、書面告知三種方式,開展循環排查,做好居家隔離工作,并與街鎮、村居、社區等開展聯防聯控。四是打造道口執勤、居家醫學觀察、隔離點駐守、后勤物資保障4支志愿者隊伍,切實有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實現防疫服務全閉環。五是確保“五個到位”。即確保排查管控到位、確保中心防控到位、確保物資保障到位、確保宣傳引導到位、確保群防群治到位。在中心門衛處設立初步篩查點、預檢分診。家庭醫生24小時值守,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上門健康服務工作。在門診大廳、門衛及病房宣傳防疫知識,在微信公眾號上不間斷發布防控疫情的科普知識,加大防疫宣傳力度。加強與派出所、社區、村居等黨建共建,確保群防群治到位。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處供稿
【山西省繁峙縣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斷檔】根據區域疫情防控分級情況,山西省沂州市繁峙縣屬于低風險縣,針對孕產婦、兒童、老年人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暫緩安排面對面服務,通過電話、微信、短信、視頻、智能語音等多種途徑開展隨訪服務,并保存好隨訪錄音文檔、視頻、電話、短信截圖,及時發到微信資料匯報群,并將隨訪記錄及時地錄入居民健康檔案。在電話隨訪過程中,公衛人員向群眾推送針對性、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信息,提高防疫宣教服務,提高群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與個人防護意識,進一步提升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目前,繁峙縣202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中人均新增部分已全部落實到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統籌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支出。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