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部署和調研中多次提及中醫藥,要求“堅持中西醫并重”“堅持中西醫結合”“堅持中西藥并用”。中醫藥主動參與抗擊疫情,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許多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要場合提及中醫藥,并就中醫藥工作作出過重要指示批示,成為加快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今天,讓我們一起共同回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的重要論述。
1
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同時根據一線救治需要再篩選一批有效治療藥物,探索新的治療手段,盡最大可能阻止輕癥患者向重癥轉化。
——2020年3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說

2
要加大重癥患者救治力度,加快推廣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加強中西醫結合,療效明顯的藥物、先進管用的儀器設備都要優先用于救治重癥患者。
——2020年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3
要全力做好救治工作。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不斷優化診療方案,堅持中西醫結合,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篩選研發具有較好臨床療效的藥物。
要加強醫療救治,繼續鞏固成果,堅持中西醫并重,組織優勢醫療力量,在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上拿出更多有效治療方案。
——2020年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
4
要不斷完善診療方案,堅持中西醫結合,盡快明確診療程序、有效治療藥物、重癥病人的搶救措施。
——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5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成效初顯,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新興產業方興未艾。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并發表重要講話
6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2019年10月,習近平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7
中方愿意適時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傳統醫學論壇,發揮傳統醫學優勢,改善民眾健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
——2019年6月14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的講話

8
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2018年10月22日,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9
中國中醫藥企業正積極開拓南非市場,為南非民眾通過針灸、拔罐等中醫藥療法祛病除疾、增進健康提供了新選擇。
——2018年7月22日,習近平在南非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10
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我們不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為公的情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11
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12
今年,五國人文交流合作全面鋪開,運動會、電影節、文化節、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等活動有聲有色,受到五國人民熱烈歡迎。
——2017年9月5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記者會上的講話
13
中國2500多年前編成的詩歌總集《詩經》記載了130多種植物,中醫藥學為人類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因植桑養蠶而發展起來的絲綢之路成為促進東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2017年7月24日,習近平致第十九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的賀信
14
值此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會暨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召開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國衛生部長及政府代表、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等各方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
疾病無國界。為應對共有的公共衛生挑戰,金磚國家已經建立高級別對話機制,推進金磚國家衛生合作。我相信,本屆會議將促進金磚國家和各有關國家交流經驗、凝聚共識,攜手應對全球衛生挑戰。傳統醫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醫藥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受到許多國家民眾廣泛認可。
實現人人享有健康是我們共同的美好愿景。我希望各方充分利用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暨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機制,深化衛生健康領域交流合作,推進各方傳統醫藥互學互鑒,攜手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貢獻。
——2017年7月6日,習近平致2017年金磚國家衛生部長會暨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的賀信
15
我們要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統醫學,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中國期待世界衛生組織為推動傳統醫學振興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為促進人類健康、改善全球衛生治理作出更大貢獻,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訪問世界衛生組織并會見陳馮富珍總干事

16
要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我們要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中醫藥寶庫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堅持古為今用,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務于人民健康。要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適合中醫藥發展的評價體系、標準體系,加強中醫古籍、傳統知識和診療技術的保護、搶救、整理,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力爭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17
中方支持深化兩國在教育、簽證便利化、航權安排、傳統中醫藥等領域合作。
——2016年6月13日,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18
雙方將進一步支持中國傳統醫學在捷克共和國和中東歐地區的傳播、推廣和應用,支持中捷中醫中心的不斷建設和發展。
——2016年3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捷克共和國關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19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所有制藥企業都要增強質量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努力研制和生產質優價廉療效好的藥品,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為推進全民健康多作貢獻。
——2016年2月3日,習近平春節前夕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

20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希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2015年12月22日 ,習近平致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賀信
21
中方支持成員國在緊急救災、傳染病防治、便利人員往來等領域繼續加強合作,愿同各國研究探討中醫藥合作、簡化人員簽證和勞務許可手續等舉措。
——2015年7月10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22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中國太極和印度瑜伽、中國中醫和印度阿育吠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兩國人民數千年來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這次訪問期間,雙方制定了中國-印度文化交流計劃,目的就是弘揚兩國古代人文精神,重現中印兩大文明交流互鑒的盛景。
——2014年9月18日,習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演講
23
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帶動了世界變革,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中國哲學、文學、醫藥、絲綢、瓷器、茶葉等傳入西方,滲入西方民眾日常生活之中。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24
中方愿同馬方攜手努力,推進務實合作,落實好基礎設施合作項目,將農業合作打造成雙邊合作新增長點,擴大教育、文化、藝術、中醫藥等領域交流,夯實兩國關系的社會基礎,共同推動中馬關系加速發展,取得更多成就。
——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會見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
25
傳統醫學是各方合作的新領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員國合作建設中醫醫療機構,充分利用傳統醫學資源為成員國人民健康服務。
——2013年9月13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26
中方重視世界衛生組織的重要作用,愿繼續加強雙方合作,促進中西醫結合及中醫藥在海外發展,推動更多中國生產的醫藥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共同幫助非洲國家開展疾病防治和衛生體系建設,為促進全球衛生事業、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2013年8月20日,習近平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
27
中國是擁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又是充滿發展活力的東方大國,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就有40多處。中華書畫、京劇、中醫等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雄偉壯麗的三山五岳、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獨一無二的兵馬俑、享譽世界的少林寺、陽光明媚的熱帶海灘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異彩紛呈。
——2013年3月22日,習近平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的致辭
28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2010年6月20日,習近平出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