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在中國醫藥天方藥物研究院科研室內,即將啟程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中國醫藥下屬天方藥業副總經理樊振一早來到實驗室,開始有條不紊地工作。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得把準備提交的議案建議再細心梳理,研究院的幾個項目也得做好對接。”樊振說。
作為一名來自醫藥領域的基層代表,樊振深耕藥品生產研發近20年,一直在藥品生產一線、實驗室之間來回奔波,致力攻克醫藥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和原料藥及制劑產品獲批和成果轉化應用等研究。自2023年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樊振聚焦醫藥產業發展領域,提出中藥產業提質升級等建議,受到廣泛關注。
“在醫藥產業提質增效的大環境下,中醫藥產業整體變革步伐相對緩慢,發展勢頭相對較弱。”樊振告訴記者,當前,健康中國戰略加快實施,創新驅動位居全省“十大戰略”之首,駐馬店“中國藥谷”建設日新月異,多重戰略機遇疊加下,都讓醫藥工作者更有底氣和信心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此,他打算今年繼續提出這方面的建議。
在過去一年的履職中,樊振聚焦中醫藥產業發展等領域,帶領團隊多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了解社情民意,聽取群眾呼聲,充分了解中醫藥產業發展情況,及時反饋群眾意見和建議,推動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助力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自身力量。
“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既是中醫臨床精華的‘集中體現’,也是中藥產業創新的‘源頭活水’,更是滿足人民群眾‘看上好中醫、方便用中藥’的重要保障。”樊振表示,調研中發現,目前院內制劑具有配制量少、劑型全、品種規格多、使用周期短,適應性強、臨床療效顯著等優勢,但因受相關規定制約和區域內醫聯體市場規模有限等因素影響,發展和推廣應用較為緩慢。
“今年我關注的主題還是中醫藥產業發展。”樊振表示,希望探索完善院內制劑的使用機制,擴大銷售范圍至醫聯體,支持、鼓勵院內制劑走出“院門”,實現區域資源共享與資源利用最大化,才能充分惠及更多人民群眾,實現更大社會效益。
在醫、言醫、為醫。“我將和團隊一起,堅持創新引領,強化人才培育,加強與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溝通聯系,共同推動醫藥產業和中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中國藥谷’建設貢獻更大力量。”樊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