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文件明確支持貴州‘推進特色食品、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發展’,這無疑為貴州等西部地區中藥材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進貴州省委會主委、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孫發接受采訪時說。
作為12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貴州中醫藥產業一頭連著社會民生,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上,孫發提交了關于支持貴州等西部地區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業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 孫發
截至2023年11月,貴州省中藥材累計種植面積798萬畝、產量287萬噸、一產產值288億元。
孫發告訴記者,雖然貴州等西部地區中藥材規模和布局已基本形成,貴州中藥材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二,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貴州等西部地區中藥材加工企業規模小、底子薄、基礎弱,市場占有率低,導致一產占比過高,二三產發展不足,未能完全將產業‘勢能’轉化為‘動能’,急需從重規模求速度向重質量求效益轉變。”孫發說。
如何推動貴州省等西部地區中藥材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孫發建議,要支持中藥新藥產業化發展。積極開展少數民族醫藥、藥用植物資源等研究,開發一批復方創新中藥及天然藥物產品,推動各地創新中藥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與應用。
支持中藥飲片及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化。讓貴州等西部中藥材重要產區參與全國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的制定,加大貴州等西部地區發揮自身優勢加大中藥配方顆粒產品開發力度,并在申報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上給予政策傾斜。
孫發建議支持中藥材流通體系建設。在貴州等西部地區建設中藥材進口口岸,開展天然牛黃等珍稀藥材進口試點,幫助招引中醫藥頭部企業,推動貴州等西部中藥材重要產區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